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姬唐在线阅读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军队衰弱的原因?

第二百四十九章 军队衰弱的原因?

    第二百四十九章

    “陛下是说..........”

    姬松有些迟疑道。

    李世民点点头,道:“不错,朕就是想要将兵部的职能更改下,但又不知从何开始,就想到将你先排过去,等你熟悉了兵部的事宜,然后再说说你的看法!”

    “这些年朕算是看透了,你小子总是想前人所未想,就像没有滞皓一般,也不知道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李世民看向姬松的目光有些怪异,就像是在看你个怪物一样。凡是人,在出生那刻起就不断被父母,亲人,朋友,老师灌输着前人的思想,在这样的环境中想要推陈出新难之又难,总是在以前的基础上来回打转,难以走出去!

    但历史上总是有那么些人,他们好像总是在创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走得更远,甚至去超越。

    在李世民看来,姬松就是这样的人,不管是司农寺的另辟蹊径,还是马蹄铁的窗户纸,甚至于出海一事都能体现出他的特殊!

    所以,想来想去,他还是觉得这件事姬松最为合适,希望他能够在兵部一事上给他一点启发!

    姬松看到认真的皇帝,顿时默然了。

    自己不过是靠着后世的历史,在众多选择中选取最优的道路,这就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凡是姬松做的事情,总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按理来说,兵部作为六部之一,当初设立时就是掌管军事的部门,是在两汉时期的大司马,卫尉,大将军府等基础上演化而来。但军事是一个国家的暴力机构,也是权力的象征,凡是有所作为的皇帝都会将兵部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但事与愿违,在皇帝之下还有宰相,六部又处于宰相之下,这样一来要是皇帝不强势,稍不注意,这个能调动兵力的部门就会成为臣下的刀子,反过来制约皇权。

    于是,凡是有点想法的皇帝,都不可能将兵部放心地交给臣子,一有机会就不断索取兵部的权利,直到现在险些沦为给那些老将养老的地方。

    要是以前还没问题,但随着国朝稳定,战事减少,那么统筹大唐将士的兵部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将领升迁,将士赏罚,名额核定,军纪,换装,军事布局等等,这些不可能全都交给皇帝去做。皇帝就是长十颗脑袋也忙不过来啊!

    最为重要的是,和平时期没有战事,而将士们想要升迁就必须有战功,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死胡同。

    一套能在和平时期奖励将士,严格军纪,保持战力的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历史上多少悍卒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短短几年就沦为了不能打仗的兵卒,全都废了。

    大唐现在蒸蒸日上,但相对而来的是庞大的疆域,这需要足够英勇地将士去镇守。要是大唐军队战力下降得厉害,那些被大唐打败甚至灭国的人能放过这个机会?

    不,他们会像豺狼一般,只要大唐衰弱,一场五胡乱华就在眼前。

    但这是自古以来就没有解决的问题,将士一旦过惯了没有战事的日子,想要再振作起来,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听到皇帝的话,姬松也麻爪了,这事该怎么解决?

    他想来想去都没想到任何办法,中唐时期大唐之所以还能震慑异族,威震天下,这其中节度使制度功不可没!

    但这节度使制度就是把双刃剑,不但伤人,更能伤己!

    什么是节度使?

    你是节制所辖地区所有军事的最高官员,甚至可以对辖区所有人一言而决,说是土皇帝也不为过!刚开始还好,唐明皇早期还算英明,能镇得住这些人,但晚年之后,先有李相国,后有杨相国,再有他痴迷于杨玉环,宁愿在宫中作曲,也不愿去整顿朝纲了。

    安禄山,史思明的反叛,彻底打醒的还以为处于盛世的大唐,边军战力卓绝,国内军队却早已成了烂泥,几乎是一触即溃,不到一年时间,安禄山等人就打到了潼关。

    最后还向吐蕃借兵,劫掠长安之事,彻底断送了民心!

    大唐可以说到了后期,形成了两个极端,国内将士战力几乎没有,边军却打得异族抱头鼠窜。

    可以说大唐军事的精华全在边军,这简直就是取死之道!

    五代十国的战乱,吓怕了之后的两宋,文人更是防武将如防贼一般,当兵的竟然要在脸上刺字?这样一来凡是有点心气的谁愿意去当兵?两汉以来形成的良家子当兵的惯例彻底断绝,军中都剩下了些什么人?

    流放的囚徒,流民,活不下去的难民,就算两宋赋税冠绝中国封建时代所有王朝,但还是被周边异族打得只能防守!

    更是创下了皇族大耻,使华夏蒙羞百年,后有朱元璋再造华夏天,这才使得华夏再次屹立于世界之巅!

    但两宋流传下来的那些士大夫,在早期有着朱元璋,朱棣,仁宣帝压着还算老实,但之后简直就是两宋的翻版,甚至有过之无不及,一品武将不如七品县令,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随后华夏再次沉沦数百年,差点永世不得翻身!

    直到姬松前世的那个时代,华夏才再次屹立于世界之林,但也处处受制,谨小慎微,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之地!

    但想要让大唐的军队成为后世那样的军队,这简直难比登天,根本就不可能。

    不但需要足够的国力支撑,还要在思想对军队进行改造,想要成为这样的军队,姬松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没办法,这事根本就不可能!”

    姬松头摇的就像拨浪鼓,苦笑道:“臣想臣已经知道陛下的打算了,请恕臣逾矩,但臣却不得不说!”

    李世民沉默片刻,道:“难道真的没有办法吗?”

    站在一旁的陈寿有些莫名其妙,明明每个字他都听得清清楚楚,但连起来他怎么就不明白了?

    姬松想了下,说道:“有句老话说得好,国虽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这句话将我们现在的情况都说完了。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都在打仗,这样就算是再大的国家也会崩溃掉;同样的,国家也不能没有战争,若没有战事,百姓虽然生活好了,但将士却是废了,一旦有敌人攻打大唐,大唐绝对撑不住的。”

    “一支劲旅不是段时间能成就的,这需要大量的战事,优胜劣汰,留下的都是强者。但敌人会给我们机会吗?”

    姬松摇头道:“不会,他们只会加快速度灭亡我们!”

    “在这中间有一个度,既不能让将士们闲着,也不能天天打仗,最好的状态就是一两年一小打,九年十年一大打,再不行,也必须在二十年之内打一仗,让军队中的新生代锻炼出来,这样才能不断涌现出大量的军事人才。”

    “但这几乎不可能,没有一以贯之朝政稳定国策,新君上位能不能延续上任皇帝的决策,能不能有远见,这都是制约。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姬松说到这里就不再说了,自己今日已经有些逾矩了,要是以前他绝对不会说这些,但现在姬氏和皇家绑在一起,他当然希望大唐能永久地流传下去!

    “朕明白你的意思了!”

    李世民脸色很不好看,姬松也明白他的心思,能好看就怪了!

    按照姬松的说法,王朝走向灭亡是肯定的,只是时间长短问题,要是眼前之人不是姬松,他早就发飙了。

    但姬松的话也给他提供了一个思路,那就是不能让军队闲着,特别是国内的军队,时不时地拉出去打一仗,然后再将一些年纪大了的老兵安排进国内各处,这样一来,不但能加大掌控国内的局势,还能起到锻炼军队的作用。

    还有长安的十六卫将士,这些人绝对不能沦为草包,隔三差五的派出去打上几场仗,然后将其中的佼佼者留下,再到边军各处选拔一部分能征善战的,这样一来就能极大缓解了国内将士战力下降的窘境,也能更好地镇压不臣。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只要中央强大了,那么其他的都不成问题,凡是有战乱,或者野心者,反手就可镇压!

    “这件事就交给你了,给朕好好写份陈条上来,写仔细些,到时候再和各位国公们商量下,最后再拿出一个办法来。”

    虽然没有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但现在也不差,本想着等姬松在兵部待个一年半载的,到时候熟悉兵部事宜了再询问,没想到现在就有了意外之喜!

    “陛下,你们再说什么呢,看起来您挺高兴的?说出来也让臣等高兴高兴啊,您可不能厚此薄彼!”

    能说这话的除了程咬金这个浑不懔还能有谁?

    李世民听到这话顿时脸都黑了,这混蛋..........

    不一会儿,玩耍好了得国公们都来到跟前,好奇地看着他们。

    李世民还能说什么?

    于是就将姬松的谈话简单说了下,但等他说完之后却发现没声音了?

    抬头一看,只见李靖等人目瞪口呆,看着姬松就像是在看怪物!

    这时候房杜二人也游玩回来,看到众人的样子也好奇的很。

    “好啊,郕国公此言道尽了军队衰退的道理!这些事情虽然臣等也想过,大却没有郕国公说得这么透彻!特别是不但有着理论,还有着具体的施行方式,难得,真是难得啊!”

    房玄龄稍一想就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出口赞叹道。

    “不过,其中难度也不小,不说其他,就一个粮草辎重,就能将大唐拖垮,还有将士们的安置费用,大唐根本负担不起啊!”

    李靖作为大唐军方第一人,他当然向往军队越强大越好,但这事根本就不是你想不想的事情,而是国家负担不起!

    但他话音一落,却发现众人都笑吟吟地看着他,就连皇帝也是!

    “怎么?我说错了吗?或者说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

    李靖有些懵,一个个都看着老夫干嘛?

    “哈哈哈.........”

    随之除了诸位国公们众人都笑了起来!

    “那是以前,现在不一样了,只要在等上几年,大唐的国力将翻上一倍都不是问题。你所担心的是粮草问题,但要是问题解决的呢?”

    房玄龄笑道。

    李靖浑身一震,大声道:“这怎么可能?”

    “没什么不可能的,你以为朕前段时间封赏姬青等人说说的话都是假的不成?要只是出海一趟还不至于个个封爵,但他们带回了大唐急需的高产粮种,这才是朕重封他们原因啊!”

    “啊!”

    听到皇帝的话,李靖不可思议地看向姬松,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答复!

    姬松笑着点头道:“这是真的,随船回来的时候,他们在船上用缸种了一些,有的已经在路上收割,按照计算,从种植都收割三月时间,每亩的产量应该在十石左右,这点是数千人亲眼看到的,做不得假!”

    “真的?竟然是真的?”

    不管是李靖,还程咬金等人都失声了,粮食对于大唐而言代表着什么,每人比他们更清楚!

    大唐不缺勇士,更不缺大将,缺的是粮食。

    千里之远,想要运送大军一年的粮食,至少得三倍的量才足够,路途上的损耗太大了,雨淋,潮湿,人吃马嚼的,这些都是损耗。

    一旦打仗那就消耗的更恐怖了,粮食是将的胆,没有粮食,军心涣散,兵无战心,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想到隋末时的惨景,他们比任何都明白十石产量的作物对大唐而言代表着什么!

    “诸位要是不信,明日可至宫中,咱们君臣亲自看着粮食收割,到时候大家都明白了。”

    当初从船上运回来的时候,是陈寿亲自跟着的,要不是成熟后实在不能继续埋在土里,说什么也要等回到长安在挖。

    好一点的是还有十几个大缸还种植着,这次说什么也要让皇帝和满朝文武看到。

    “好,明日臣等就去看看,到底是怎样的粮食,竟然这么大产量?姬松,你就希望明日不会出现差错吧,不然......嘿嘿,老夫亲自给你烧纸!”

    李靖狞笑地看着姬松,这要是真的那绝对皆大欢喜,那要是假的,姬松欺君罔上的罪名是逃不掉了,那时候他还想活?乔木兮有思的姬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