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逆流启明(大明世祖)在线阅读 - 第四十章教化之道

第四十章教化之道

    实际上,皇帝此时也没闲着,他也闲不住。

    要不给自己找点事做,不然天天在一起胭脂粉堆里转悠,铁打的也吃不消。

    忙活完蒸汽机后,朱谊汐就看了看了吕大器的奏疏。

    这老小子,离开北京城快一年了,生怕皇帝忘记了他,隔三差五的就写信来汇报。

    这一招倒是挺灵,朱谊汐看着他这些对于军户卫所制度的控诉,写实,倒也是津津有味。

    吕大器去了九边,除了一开始在蓟镇干脆利落外,其余的地方,根本就没想象中的困难。

    军官们吞并土地,平常日子都是快乐,但等到这王朝末年,九边不断的抽调精兵到内地平乱,时不时得还要勤王。

    缺钱也就罢了,关键还有旱灾、瘟疫,最后还加了个边患,若不能吞地,这些军官们早就破家了。

    到了万历之后,九边重镇的精锐,都是将领的私兵,家丁,靠着他们才能勉强撑起万里长城。

    士兵们苦,吃不饱穿不暖;将官们也苦,十几年累死累活,不及文官一年的贪墨。

    所以,边镇上下,早就腐朽不堪。

    这种情况下,不改则死,改了也死,所以朱谊汐决定一股脑推了倒了事,省得麻烦。

    穷巴巴的将官们收到了朝廷的饷钱,二话不说就把军队交出来,对于各种政策举双手赞成。

    军户不稀罕当,都想着当民户。

    后来,吕大器在各军镇,最主要的任务竟然是断理积攒多年的案件。

    而因为人口的离散,各种天灾病祸,大范围的撂荒,使得土地问题迎刃而解。

    “好家伙。”

    朱谊汐看着奏疏,几个兵镇加起来都没十万人,这还是加了固原、榆林等陕西早就安置的军镇,实际上老弱只有三五万。

    至于百姓,卫所十室九空,县城附近几十里,都听不到鸡叫狗吠,炊烟根本就没有。

    可以想象,若不迁移百姓,用不了几年这些防线就会回缩几百里。

    清朝的回乱怎么回事,不就是因为明末陕甘地区死伤太多,导致人口空缺,让人有了可乘之机。

    毕竟土地在那,你不在,别人就来了。

    要知道陕西可是汉人大本营,可见明末是有多惨。

    本来朱谊汐还是有些犹豫,往陕甘宁地区迁移人口是不是没有必要?

    人口少一些,对陕北平原的恢复也是有利的。

    但这好不容易空出来的生存空间,可不是给他人做嫁衣的。

    “迁民之事,看来得抓紧了。”

    朱谊汐心中念叨着,决心日坚。

    而接着往下看,则是吕大器对蒙学的构想,其言语:

    “军户之中,孩童除舞刀弄枪,务农为佃外,几无他途。”

    “在江南等地,民间社学虽然不多,但到底是还是有的,而军户中却寥寥无几,边镇更是鲜有传闻,军户子弟启蒙甚艰,数倍于寻常百姓,举业艰难……”

    在明朝,军户是可以参加科举的,都是良籍。

    士农工商,除了商人和贱籍之人,都可以为考科举,鲤鱼跃龙门。

    如李东阳,高拱、张居正等,就连盐户子弟,都出过15个庶吉士。

    有专家统计过,在明代1千多名庶吉士中,农户子弟620人,军户子弟333人,匠户子弟37人。

    景泰年间至后,每100个进士中约有30个是军户出身。

    但这些只是内地军户,边镇的军户,可是惨不忍睹,粮食有时候都无法保障。

    普通人看到朝廷开疆拓土舒服了,但对于那些军户们来说,来到这贫瘠之地,后勤都无法保障,简直是要命的地方。

    而到了满清时期为何可以了?那是因为驯服了蒙古人,采取了自治羁糜手段。

    像是伊犁将军,乌苏里台将军等,基本上只是协调那些部落,象征性地驻扎几千人。

    明朝就不行了,光是山西大同,就驻扎着五六万人,补给压力太大。

    乾隆平定准噶尔人,补给压力太大,无法驻兵镇压,索性就一股脑地就给屠了个干净,去了根。

    所以,朱谊汐在收服漠南蒙古诸部后,就要求千户、百户必须建立寺庙、学堂。

    蒙古人要么读书,为大明鞠躬尽瘁,要么去当和尚,为大明向佛祖祈福。

    剩下的就放羊,给大明经济做贡献。

    “所以,效仿漠南,广设社学?”

    朱谊汐摸了摸下巴,思量起来。

    对于社学,他倒是乐意去弄,但朝廷在钱财方面能抗住,读书人却不好找,即使是启蒙老师,也是稀缺的资源。

    当老师才几个钱?随便去操持算盘当账房,一年赚得多了。

    “这可是个难题。”

    朱谊汐想了想,直接让人找来了朱谋。

    他从户部尚书跳到了礼部尚书,日子倒是清闲了。

    朱谋上过几年宗学,识文断字倒是可以,但操持礼仪来那是难为人,索性就交给了两位侍郎。

    外交等于无,会试也过去了,他倒是闲得厉害。

    听到皇帝传召,家仆们满脸欢喜,有条不紊地准备官袍。

    一旁的夫人,则抱着儿子出来,笑容满面:“这六部尚书,就属你最忙。”

    “朝廷大事,你懂什么。”

    朱谋看在儿子份上,懒得跟她计较。

    “我倒是不懂。”

    夫人把儿子交给乳娘,这才凑近道:“听说吕尚书从甘肃回来,就直接入阁。”

    “内阁多了一人,再添一人也定是无妨的,皇帝最信任你,事也忙得最多,怎么也得犒劳下……”

    “胡闹!”

    呵斥了一句,朱谋却心生波澜。

    以往内阁三人组极为稳固,如今平衡打破,变成了四个人。

    就像这婆娘说的那样,四个人,五个人做事,没什么差别……

    整理好衣裳,朱谋带着心事,来到了山庄。

    “挤点羊奶来,给奶娘喝。”

    夫人则撇撇嘴,看着丈夫离去,心道,这男人就得有上进心,还得是我这贤妻来引火。

    “夫人——”奶娘受宠若惊,夸张的山峦急动,好似在说,就我这样还用补奶?

    “这是给少爷壮身子,你必须喝。”

    夫人不由分说道:“听说宫里的皇子们如今都喝起羊奶,壮实的很,咱少爷还小,怕是不好沾染,你喝也相当于他喝了。”飞天缆车的逆流启明(大明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