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拥有可能性的时代
回城的时候,天已大亮。城门开了,没必要再走如意门。 到城门时,就看到内外挤满了百姓,正翘首以盼什么。 不多时,一队锦衣缇骑鱼贯而出,还押送着好几辆囚车。 每辆车上都压着一个蓬头垢面的囚犯,乱糟糟的头发遮住了脸,看不出情形。 不过热心群众很多,左富过去一问就什么都知道了。 “少爷,大喜事。新任东昌知府曹文衡来了咱们这儿,把知州、同知、主簿什么的大小官员,都给抓了。” 看着群情汹涌的老百姓纷纷用臭鸡蛋、烂菜叶照顾那些囚犯,左梦庚颇为意外。 “这是为何?” “说是这些官吏都是阉党余孽,京师派出了锦衣卫协助曹文衡拿人。看来这阉党啊,是真的完蛋了。” 左梦庚却皱紧了眉头。 要说阉党,别人不说,最起码这临清的镇守太监冯纶才是最铁杆的啊。 他干爹可是李朝钦。 为何冯纶没事,其余的大小官吏却被抓了呢? 不过很快地,左梦庚就想明白了。 要说对阉党最仇恨的,显然是文官们,尤其是东林党的官员。 因此这些人一旦拿回权柄,清算起阉党来,绝对是雷厉风行,迫不及待。 至于冯纶,东林党即使恨之入骨,也没有办法。 那是宫里的人,能动冯纶的,只有崇祯。 不过这些隶属阉党的官员被清算,已经是个非常明显的信号了。左梦庚相信,冯纶完蛋的日子绝对不会远了。 “可知新任知州是谁?” 左富摇摇头。 “据说新知州还没定下来,现在是曹文衡代行知州事。” 左梦庚能说什么,只是撇嘴。 朝廷里清算政敌,还真的是侵掠如火,竟连片刻都等不得。 可仔细想想也能理解,毕竟阉党害死了东林党那么多人,如此大仇,东林党报复起来肯定是只争朝夕。 回到府中,左良玉居然不在,一大早就出门了。 左梦庚给黄氏请了安,回到自己的小院。一进屋,发现徐若琳居然在自己的屋里。 她就坐在桌前,手里捧着几页纸看的津津有味。 “怎么跑我这儿来了?” 听到脚步声,徐若琳就开始诉苦。 “你那个妹妹哟,得闲便拿着王凤洲的诗词来找我请教……” 她边说还边摇头苦笑。 “真不知晓那些酸溜溜的诗词,有什么可读的?” 左梦庚也是好笑不已,没想到王世贞的诗词居然被徐若琳瞧不起。 有一说一,明代好的诗人还真的不多。 看到左梦庚,徐若琳竟颇为急切,起身凑过来,把书稿往他眼前凑。 “这是你写的?” 左梦庚打眼一瞧,正是自己昨夜写的《国富论》。 “游戏之作,贻笑大方。” 徐若琳的眼睛很大,睁圆了的时候好似饱满的杏仁。偏偏眼神又十分澄净,仿佛直透心灵。 “呵,你这也太谦虚了吧。你知不知道,这些东西倘若被江南的那些商贾看到,绝对会奉为圭臬。” 这个说法令左梦庚颇为意外。 “真的?” 昨夜在对这个时代进行思考的时候,心神激荡,不自觉地写了一部分的《国富论》出来。但这个时代的人能否理解其中的内容,左梦庚并没有太多的信心。zWWx.org 任何学术的东西,必然要有文化的人才能理解。 可明代的这些读书人,长久以来一直执拗于天理、人欲,醉心于心、理之争。 在务虚的道路上狂飙直进,真不知道这种极端务实的理论,这个时代的文化人能接受吗? 徐若琳的话,却超出了他的预想。 “江南繁华,多靠商贾之事。那里遍地作坊,便是读书人也多有从业的。可惜从未有人像你这般,将劳作、生产之事,说的如此透彻。” 《国富论》一开始讲的就是生产力、劳动分工、劳动技术的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给研究四书五经的读书人去看,保证不知所云。 可明末时期,尤其是在江南等地,工商业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众多的商人、手工业者们在积累了初步的财富后,也培养出了懂得商贾、制造之道的知识分子。 或许这些人在从业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类似的专业理论。 可工业生产的道理是殊途同归的,只要将商业经营到一定的程度,从业者必然会到达一个认知的临界点。 这就好比《射雕英雄传》里的五绝一样。 他们或许没有读过《九阴真经》,可是在成为绝顶高手后,对于武学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悟。 这时再看到天下武学总纲的《九阴真经》,立刻就会产生“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哦,原来是这个道理”的想法。 至于《九阴真经》对五绝的修为有多大的提升…… 看过书的都知道,其实并没有。 《九阴真经》对五绝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他们对武学的理解更加系统和专业罢了。 不过徐若琳能够看懂《国富论》,还能认识到其中的价值,是出乎左梦庚意料的。 “你怎么会懂得商贾之术?” 徐若琳偏着头,很是骄傲。 “很意外吗?我家里在松江府、苏州城都有不少生意的,家里作坊产出的布匹,更是冠绝江南。如今家里的生意都是二哥在打理,我和他最好,有些账目、计算的问题,二哥还要求助我呢。” 这下左梦庚就懂了。 江南的这些大族,家里拥有多少土地不好说,可一定会拥有相当规模的生意。 即使有大量土地,种植的也不太会是粮食,有可能是经济价值更高桑麻等作物。 别看士农工商,在社会上商贾的地位最低。 可任何时代,真正决定人地位的东西,只有两样。 权或钱。 到了明末,法纪废弛,有钱的商人其实已经堂皇行事,影响力颇大了。 最重要的是,那些冠冕堂皇的勋贵、官僚、大族,表面上诗书传家,其实背地里谁家的生意都不小。 因此对于商贾、生产之事,尤其是江南的顶尖文化人来说,不懂的还真没几个。 这个意外让左梦庚颇为振奋。 毕竟梦里学到的那些东西,许多都神乎其神。他隐约觉得,要想结束这个乱世,必须要从中想办法。 可问题是,还天下以太平,这么大的一个课题,只靠他一个人是不可能的。 他必须要寻找到足够多、足够强大的帮手。 假如你的理念和设想别人听不懂,那还怎么交流? 人家不但不会帮他,可能还会将他当成离经叛道之辈。到时候满天下口诛笔伐,只怕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既然这个时代的人能理解并认可这些,那么他的机会和希望就很大了。 当然,眼前这个明艳俏丽的女孩是第一个对象。 “按你文中所言,人的做工速度永远也赶不上器械。可器械没有人驱动,如何运转?” 有人愿意交流,实在是令左梦庚太高兴了。 他拉着徐若琳坐下,问道:“你在江南,见过水车吗?” 徐若琳点点头,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问。 “水车是利用水流的推动来实现转动,然后将低处的水送到高处。可既然水车能够转动,那除了取水之外,为何不能带动机械转动呢?” 左梦庚是个行动派。 光说还不算,他拿过纸笔,还画了起来。 “你看,如果在水车上安装这样的齿轮,那么水车转动的同时,这个齿轮也会跟着转动。两个齿轮这样咬合,那么另一个齿轮是不是也跟着转动了?通过这样的杆子,是不是可以把这种力量传到另一个地方?你家里有纺织作坊,应该见过那些纱锭的模样。倘若将手动拉拽纱锭的方式改成这样的水力驱动呢?” 徐若琳比这个时代许多人强的地方就在于,她是有实践经验的人。 如果是别的东西,她或许还不明所以。 可左梦庚一提到纺纱织布的纱锭,她的思维一下子就被打开了。 “哎呀,水车取水已经有上千年了,怎么就没人想到用来纺纱呢?” 看她懊恼的样子,左梦庚轻笑不已。 “你看,这不就是生产力提升的一种方式嘛。”鹤城风月的明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