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使领馆
“军队必须属于国家,否则汉末三国、唐末藩镇之旧时必然重演。届时国家四分五裂,战乱不休,只会为外敌趁虚而入。” 左梦庚的话铿锵有力。 而在他的旁边,郑芝龙唯唯诺诺,脸色颇不自然。 跟随在左梦庚身边,绕着山东走了一圈,见识到了山东更多的一面,郑芝龙从心底发虚。 他想到了将来,于是向左梦庚进行了试探。 可左梦庚的话,却让郑芝龙陷入了两难境地。 哔哔哔…… 尖锐的哨子声打断了郑芝龙的遐思。 他抬眼看去,就在不远处的谷场上,一百来个士兵正在操练。 这段时间他对新军的军制已经有所了解,知道这是一个连。 而让他震惊的是,此时并非是在军营当中,而是在农民的谷场上。 新军上下被左梦庚派遣,帮助百姓收割粮食,一边忙碌的同时,一边还没有中断训练。 哪怕是在谷场上,哪怕没有武器甲胄,可是这些士兵依旧操练的十分认真。 虽然仅仅一百来人,可是队列严谨,步伐整齐划一。各种变阵手段令人眼花缭乱,而且速度极快,已经到了间不容发的程度。 虽然郑氏在陆地上的本事很一般,可郑芝龙也知道一支军队能够做到这样变阵的速度,那意味着什么。 结合刚才左梦庚说的话,他的内心更加压力山大。 再看看跪坐在左梦庚一旁,用心给左梦庚沏茶的郑成功,他的心里又稍微稳妥了一些。 这一次的抢收十分及时,在军队的帮助下,各地的农民全都做到了粮食入库。 财产得以保存,不用担心饿肚子,百姓们对于新政府的爱戴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这个时候不管任何人想要跟山东为敌,这些百姓都会踊跃出手,捍卫政权。 “经过统计今年的冬小麦总产量为四十五亿斤,比去年多出了三亿斤。鉴于今年和去年的耕种手法、气候环境相差不大,因此可以推断产量的提升,基本上来源于种子的改良。” 陈子龙跑过来向左梦庚汇报数据。 灾害频仍的时代,粮食产量还能够提升,这绝对是天大的好消息。 有了更多的粮食,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口。而山东最缺的劳动力的问题,也就能够极大的缓解。 之前正是因为粮食的不足,所以在吸纳外来人口上山东既开放又严谨,始终注意着外来人口的数量。就怕超过了粮食供应的极限,造成社会危机。 “还是不能放松警惕。这些年老天爷越来越邪乎,谁也说不准日后还会有什么样的大灾。无论如何,粮食至关重要。既要保障田地里的产出,也要开拓更多的粮食来源渠道。” 明末的天灾有多可怕,左梦庚已经看过太多的资料。 将这个时代形容为末世一点都不为过。 在他的记忆里,刚刚过去的几年山东还不在受灾的范围内,好像后面会经历好几次大灾。 这种时候没有别的办法,一方面要同老天爷斗,一方面就是寻找更多的活路。 欧洲人能够通过殖民度过这段艰难的岁月,中国人虽然不崇尚殖民掠夺,但是完全可以从海外找到足够的补给。 最起码这几年的水产养殖和海洋捕捞已经证明了,从土地之外是能够得到丰富食物的。 他回到临清的时候,廖中坚和崇华联袂找来。 “统帅,那位安东尼·范·迪门提出了一个建议,荷兰人打算在山东建立商馆,就地负责同咱们的贸易。我们商量了一番,觉得此事有利而无害,因此准备答应。不过侯相说此事乃开先河之举,最好还是要经过您的审核。” 左梦庚点点头,对于侯恂的老成持重大加赞赏。 虽然都是土著官员,可侯恂却比其他人多了一个心眼。 他问道:“既然荷兰人打算在咱们这里建立商馆,那咱们可有同等措施?” 廖中坚和崇华面面相觑,他们还真的没有想到这一点。 “自古以来,只有四方蛮夷前来天朝朝贡。如非必要,少有天朝出使异域的。” 一说起出使异域的史料,廖中坚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居然是苏武牧羊。 “你们呀……兵法都学到哪里去了?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的道理,怎么就忘记了?” 被训斥了一通,廖中坚和崇华都十分羞愧。 “我们这就回复荷兰人,同样在巴达维亚设立商馆。” “光是这样还不够。” 左梦庚阻止了他们。 既然荷兰人提出了要求,他打算就势而为。 “去同荷兰人谈,我们双方可以互相设立使馆。各自向双方派遣大使,使馆虽在地方的地盘上,但是却作为本方国土存在。双方都必须保证对方使馆的安全,同时不得侵犯。今后任何双方之间的交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民间纠纷,都可以由使馆出面处理和负责。” 听到左梦庚的想法,廖中坚和崇华大为惊讶。 还很年轻的他们,一时之间没有想明白其中的好处。 可左梦庚却太明白其中的道道了。 “使馆表面上可以看作是一国在他国领域内的代表,可以代表本国同驻扎地所在国进行顺畅的沟通和交流。可实际上使馆、使者以及使馆的工作人员可以看作是本方的眼睛和触手,不但可以随时盯住所在国的一举一动,还可以私下里搞些动作。” 他都说的这么明白了,廖中坚和崇华还不明白其中的好处,干脆找根绳子上吊算了。 “统帅放心,此事我们定然办得漂漂亮亮的。” 廖中坚和崇华都明白,左梦庚揭示的使馆用途,相信荷兰人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领悟的。 而这个时间差,足够为山东谋取巨大的好处。 他俩寻到安东尼·范·迪门阐述了山东的想法后,对方当场答应了下来。 向他国派出使者的行为在欧洲其实非常普遍,而山东的做法不过是更进一步,同样也考虑了距离的原因。 作为一直梦想的同中国进行深入交流的商业之国,荷兰人巴不得能够建立更加深入的联系。鹤城风月的明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