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7章 汉人回来了
“询问过了没有?究竟有没有其他的路?” 决定西进阻击满清高层回归之后,娄甫就开始了紧张的准备。 这一次的作战,和以往完全不同。 因为国防军来到了一片很是陌生的地域。 陌生就意味着无法面面俱到,很可能有所疏漏。 偏偏时间紧迫,他也只能勉为其难。 除了手中现有的资料之外,那就是审讯俘虏和当地百姓,以此来获取情报。 “当地的百姓说,除了西拉木伦河之外,过了长城的群山当中,其实是有小路通往辽东的。不过先前几次清军入关,都是走的西拉木伦河。” 战前准备中,第四师参谋长齐佳轩是最忙碌的人。所有的情报都需要他来甄选和判断,绝对不能出现一丁点差错。 “那么也就是说,这些小路无关大局?” 都是宿将,一听就明白怎么回事。 大军行动,和百姓出行是完全不同的。 百姓最多拖家带口,数量有限,只要有路就能走。 但是大军成千上万,加上武器、辎重,还有车辆、牛马,就很挑路况了。 因此之前清军入关劫掠的时候,都是走北面的西拉木伦河。 毕竟那里是平原,既有西拉木伦河提供饮水,还有草原提供牛马的草料,道路也足够宽阔平坦。 娄甫却下不定决心。 “万一多尔衮铤而走险,从群山当中冲出来,咱们可就要倒霉了。” 这是打仗。 双方为了获胜,必然是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够胜利,娄甫相信多尔衮绝对会干。 奈何他的手头只有一个主力师,如此广大的地域很难面面俱到。 第四师军政谢迁却很冷酷。 “不是还有治安师呢嘛,尽可调动起来。” 娄甫有些不忍。 “那可都是一些新兵……” 卢之谦却认同搭档的意见。 “当年在清水月明关下,咱们谁不是新兵?是军人就要上战场,就要为国而战。” 这番劝诫,让娄甫有些心动了。 齐佳轩做了补充。 “可以让这些治安师守御山中小路,就算多尔衮打算从这里实施突袭,可能走的兵力也必然有限。治安师再不济,也有一万多人呢。借助地形打阻击战,应该没有问题。” 娄甫听出了一些什么。 “你判断满清大部队会走西拉木伦河?” 齐佳轩重重点头。 “那么多女眷孩子,还有老弱病残,加上丰厚的家当,不走西拉木伦河纯粹是找死。再说了,多尔衮肯定想到了咱们会有所防备,他一定会在科尔沁休整之后,再图谋和咱们作战。” 娄甫彻底下定决心。 “那好,传令给葫芦岛,新上岸的治安67师、68师、69师分别驻守老哈河、义州卫、大靖堡。等骑兵第三师登陆后,命令他们火速增援过来。” 不到辽东不知道地有多广,娄甫此时深切地体会到了,没有骑兵的难受之处。 尽管第四师兵强马壮,对上多尔衮也稳占上风。但如此广阔的地域,万一清军绕路,他也只能抓瞎。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为今之计,就只有重用骑兵。 好在当初制定计划的时候,统帅部就考虑到辽东乃骑兵的舞台,因此将在济州岛新成立的骑兵第三师配属给了辽东战略集群。 朝鲜半岛那边跨过鸭绿江后,也是崇山峻岭,骑兵的用处不算很大。因此白小七高风亮节,把骑三师给了娄甫。 白小七打算等冲出抚顺关后,再用骑四师驰骋辽河平原。 帝国非常重视骑兵建设,如今成规模的马场达到了十处之多。 每一处都能够饲养超过二十万匹战马,极大地帮助了骑兵的扩充。 骑一师、骑二师已经在华北平原投入战斗,并且效果不菲,立刻让许多人意识到,北方作战没有骑兵是真的不行。 娄甫也没有干等骑兵到来才行动。 他率部开到西拉木伦河后,立刻对科尔沁左翼后旗发动攻击。 黄台吉称帝之后,将科尔沁分成了左右两翼。又分别在左右翼中建立了前中后三旗。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分化瓦解,避免科尔沁做大。 科尔沁左翼后旗如今的旗主是彰吉伦,栋果儿之子。与吴克善属于堂兄弟,但已经自成一系。 满清入关时,吴克善等人跟随吃肉,彰吉伦被命令留守。 结果因为位置的关系,率先遭遇了国防军的攻击。 左翼后旗的实力本来就一般般,面对国防军的时候毫无抵抗之力。 尽管马背上的蒙古人把骑术玩出了花,可靠近不了国防军的步兵方阵全都是白扯。 他们在自以为很安全的地方集结,结果却被第四师的重炮打的死伤惨重。 一场不算激烈的战斗之后,彰吉伦只能含泪率领部族向西退去。 蒙古人纵横驰骋了上百年的草原,汉人如今又回来了。 上一个在这里耀武扬威的汉人,还是朱棣。 只可惜那位永乐大帝只会没脑子打仗,打赢了就走了,却把土地依旧留给了蒙古人。 现在帝国来了,一切都将不一样了。 第四师沿着西拉木伦河两岸驻扎下来,静静等待千里跋涉返回的满清。 “罪臣叩见武威郡王。罪臣父子不识天数,委身鞑虏,忠义有亏,恳请武威郡王降罪惩处。” 白小七一把将昭显世子拉了起来,还亲手为他拍打灰尘。 “你和凤林大君的忠义,天下皆知,何罪之有?只可惜凤林大君天不假年,为民牺牲,着实可惜。” 说起凤林大君的事,昭显世子涕泪难止。 他原本以为凤林大君退出平壤之后,是在金刚山活动。结果和王美承等人联系上后才得知,凤林大君早已战死。 所幸他继承了弟弟的遗志,带着早就无法忍耐的朝鲜军民完成了反戈一击,让朝鲜重回中华怀抱。 虽然他是法统上的朝鲜王位继承人,但是这些年来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生活,让昭显世子早已对朝鲜的王位没有任何留恋。 他看到很明白,当今的天下大势面前,区区朝鲜国王不过是大国砧板上的鱼肉,生死不由人。 与其被满清压迫,令国家和百姓生不如死,还不如重回中华怀抱,享受为人之乐。 正因为如此,帝国上下对这位年轻的世子十分敬重。 “陛下千叮咛、万嘱咐,想要早日见你。” 昭显世子感受到暖意,立刻道:“那我即刻同拙荆启程。”鹤城风月的明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