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秦风起在线阅读 - 第152章 诸王密谋

第152章 诸王密谋

    大苑,南平君府。

    一位美妇在房中休憩,忽从梦中惊醒,她看了看空荡荡的房间,泛起一丝的忧愁,

    挂了一件披风,来到了房外。

    寒风拂过,白雪皑皑,一位美丽的妇人在那屋檐下,手臂微微抬起,白雪落于指尖,她的眸子遥望西边,平静中却又带着一丝忧愁,“不知,如今的你…可怎样了?”

    自从知晓兄长安慕君,为国负重伤,虽挽回了一条命,乃不幸中的万幸,可也因此,她越发思念夫君。

    但她无法阻止夫君,也不能阻止夫君,更阻止不了这一切,她能做的…唯有在心中祈祷,祈祷夫君无恙。

    也让她感到幸运的是,沧澜君及其所率承启大军,败退邯州,如此情况下,想来夫君无危。

    “夫人。”一位侍俾来到了这里,“刚才穆上将军到来,这是大将军委托上将军送来的书信。”

    泓仪夫人回眸,将书信接了过来,看着信上的泓仪亲启,眸子中泛起一些笑意,随即说道:“上将军他?”

    “上将军已经离开了。”

    泓仪额首,看着手中的书信,赶忙拆开,面容上逐渐泛起丝丝笑意来…

    【泓仪,你我夫妻,你知我心,我知你意,虽望与夫人常伴,然,国事在前,南,岂可为一人乎?我于万里为国歌,只愿妻室安享乐,虽身在广业,可…我心在京都。

    闻听西风窗外雪,惟有铁马舞金戈,待到雄师凯旋日,谱写人间伴绝色。

    泓仪好,既夫安好,勿挂念!】

    “夫之心,泓仪,岂会不明白,可我…”看着手中的书信,泓仪沉默了良久,不过,得知夫君安好,且眼下并无大战事,方才多少放下心来,眸子的担忧这才缓解了几分。

    眸子遥望西边,她的心…像是透过层层白雪,飘到了广业,不知过去了多久,愁然道:“微风过隙,故事无题,君入我梦,相思万里;今朝谁人望明月?予妾独夜枕星河;夫君,请安好!泓仪,待夫戎装凯旋日。”

    ……

    秦王宫,议事殿。

    文官武将都在殿内,议论眼下列国大事,包括海阔天、和生财亦在其中,不过位置稍后,他们也很识趣,知晓没有他们说话的权利。晏茯则在打量殿内的众朝臣,看了看三公的方位,还有王台上的那位青年王者…

    “眼下,既已确切临安及诸国伐沐,虽不知临安王以何说动夏王等诸王共谋沐州,但其既与我大秦国达成同盟,无论从利益上的考量亦或者立场上的决断,此事,静观其变,消磨列国实力,也是不错的选择。”一位朝臣说道,抱有坐山观虎斗的议策。

    “诸王共谋沐州,然其兵力,仍旧有大量驻守在禹州各地,看来此举,也是在防备着我们。”又有朝臣道。

    “列国邦交伐交,皆是彼此忌惮,便是一方同盟者,也是各自防备,至于临安以何说动夏王、太衍王等诸王?天下列国,无非为利而聚,也可为利而伐,只要利益分配得当,皆得获取资源,至于别的…那都不是事。”一位大臣道。

    “大人说的是。”

    不过也有朝臣忧虑道:“临安王与诸王共谋沐州,诸王皆是既得利益者,尤其是临安国与太衍国,其国力不可谓不强盛,若再获得沐州那广阔的资源及丰沃的土地,对我大秦将来…亦是极大的威胁,不得不防。”

    “这…”众朝臣思虑,眉心微凝,也想到了这一点。

    此时,相邦左经纶开口说道:“老臣以为,临安与诸王共谋沐州,再有夏王的参与,沐州危矣。不过也如诸位所想,临安既来文书,必是要我大秦国配合,可若无利益,又岂能配合?”

    此话落下,众朝臣眼神思索。

    毗邻后方的角落,晏茯不由轻摇头,低声自语:“可惜了一方强国,本不愿掺和进来,然而列国王者,却是雄心不止,吞并天下之心更盛。”

    虽有些意外,但也在预料中。

    “先生说什么?”和生财看了过来。晏茯摇了摇头,并未多说,摆手示意观听。

    此时,王台上。

    “相邦若有所想,还请直言。”秦曌平静道。

    “诺!”左经纶语气停顿了,回道:“今我大秦,以中州为中心,讨伐诸国,收稽州各地,虽疾宣仍在,却不足道哉,我大秦强兵,已势不可挡。”

    众朝臣闻言,略含笑意,含笑道:“今之大秦,非往日之大秦,大秦铁骑一战而定乾坤,稽州皆入我大秦版图,实属我大秦国运正盛。”

    然而此时,便见左经纶继续道:“如各位所言,今之大秦,虽非往日之大秦,更不似禹州那般受列国掣肘,但也仅是好上一些。因为迄今为止,我中州以南,仍是邺州地界,其所属二十四城,犹如一把利剑,插入我大秦正后方。”

    伴随这句话落下,秦曌手指收紧,众朝臣心头咯噔了一下,九州大地,禹州地处中央,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后方,处处受列国掣肘,而中州…

    在此之人皆是大秦朝臣,岂会不知那邺州以南二十四城,不仅阻隔了秦国的发展,阻隔了以南海域,无法通达南海。

    就连暗中打造战船的班史稷等一众木官官吏,也只能远赴中稽界处,不然又岂会如此大费周章?!那二十四城,更是成为掣肘大秦的一把利剑,时刻悬在大秦的正后方。

    可以说,是大秦的一根刺,插进心头的一根刺。

    “相邦之意是…?”太尉穆瑰夏看了过来,听到这里,自然明白了对方所想。

    “出使临安。”

    “以何人为使节?”秦曌道。

    听到这里,晏茯明白时候到了,放下手中器物,走出列队,作揖道:“小吏晏茯,愿为大秦解忧。”

    平静的话语,响彻在大殿内,这一刻,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晏茯身上,和生财两人眼神闪了闪,彼此对视了一眼,此时他们隐隐明白…这是相邦在为先生创造机会。

    同时,对于此人的身份,越发好奇。

    “你是何人?”秦曌眼神落在他身上,三公都看向后方的晏茯,眼神思索,不作言语。

    “小吏晏茯,自太上学宫而来。”晏茯如实回道。

    “太上学宫…?”众人眼神一闪,随即微凝了起来,典客伍胥深深地看了一眼这位来者,之前就感觉此名有些熟悉,难怪了。

    海阔天与和生财二人闻言,先是疑惑,可随即脸庞上就浮现了一抹惊色,彼此对视,猜到了晏茯的身份。

    “我滴个乖乖!我这一早,竟与宗师同途。”海阔天忍不住轻声道,可随即察觉到周围臣工的目光,赶忙轻捂闭嘴。然而心头仍旧惊愕不定,不说先生那宗师的身份,便是太上学宫的先生这一名头,便可名震四海。

    难怪能得相邦亲自提名。

    与此同时,有脚步声传来,周围不少禁卫军从幕后现身在殿内,数位副统领神情严肃,对于这位来自太上学宫的宗师,保持着十万分的警惕。

    此时,王台。

    秦曌挥了挥手,禁卫军退下,数位副统领也退到了一旁,看着这位二先生,他神情平静,半晌,道:“凡四海黎民,九州百姓,无不是…人众而立家,家众而立国,国众而立天下,你自列国而出,又是为何而来?”

    晏茯看着周围的一幕,并不介意,听到秦王话语,不卑不亢的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晏茯不远万里而至秦国,自是为了名利而来。”

    天下人杰,只为名利而入世,他也不例外。

    “名?利?”秦曌沉吟,他居于王台,看着下方之人,在思索话中含义。

    晏茯淡而自信说道:“世所皆知,秦有客卿制,有客卿之官,列国人杰均可来秦国做官,不论出身门第的高低,不论原有职属的贵贱,只要经过试用,确认为出类拔萃的人才,就能依制按高予之官,重予之权。于是,自客卿制始,不乏有志之士争相所至,而以客礼待之,是为秦国客卿。”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今至秦国,对于秦法,自然会在赴秦前多加了解,也更深知秦国客卿制…也因此在多重因素下,他,选择了秦。

    当然,还有一句话他没说,其重用者,官拜上卿,甚至,拜为将相,位极人臣!

    然而目前的他,刚入秦,势微,还不能说出这句话来,因为一旦说出,必会引怒,也会陷入一个焦点漩涡。

    尤其是不远处的那位相邦…

    曾经,在上一任秦国王者,秦王暄执政期间,左经纶便是以客卿制,来到了京都为官。

    先是一步步成为了丞相,后来,又走到了相邦位,真正可谓是位极人臣。

    “名利而至?入朝为官?你,倒是诚然。”秦曌看着他笑了笑,道。

    对方能如此直言,亦不由几分赏识。

    “千百年来,名利就像是一座丰碑,引一代代豪杰天骄竞折腰,为其趋之若鹜,生死罔顾,也为取得名利的同时,证得自身才学。”晏茯语气略微停顿了一下,又道:“毕竟,天下人杰,谁不想光宗耀祖而青史留名?谁不想先登夺旗而勇冠三军?谁又不想励精图治而国之栋梁?封侯拜相,国士无双,方始真英雄也!”

    古往今来,名利二字,诱惑太大。

    三公神情平静,却是心思各异,周围朝臣看了看这从州外而来的晏茯,诞生了不少想法。

    “励精图治而强我大秦?!二先生此话,说得极好。不过,先生既出自太上学宫,亦为一代宗师,也不能免此凡俗?”秦曌凝视着他,似要看透对方,平静说道。

    “晏茯是个俗人,又如何能免俗。”晏茯看了眼秦王,坦然作揖道。

    “呵!俗人…”秦曌语气轻呵,听不出喜怒,眼眸看着下方的这位二先生,而晏茯自是上早就注意到了这一幕,但他并不在意,反而笑了笑。

    秦曌同样笑了笑,抬手道:“先生承自太上学宫,通晓诸般法理及强国之道,又为一代宗师,天下之少有,实乃惊蛰也。今,先生入秦,寡人如得一智囊,若有先生襄助,我大秦,或将如虎添翼。”

    晏茯既是太上学宫的先生,其能力…必然是有的。

    “晏茯一人,可为秦王强国,鲸吞四海,定九州之基。”晏茯淡然而自信,说道。

    “好生轻狂。”众朝臣轻讽,这晏茯,即便再有才学,可这般自信言大,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秦曌凝视着他,心中思虑各异,神情亦是平淡了几分,徐徐说道:“有信心,乃好事,可若自信过了头,也易坏事。”

    “晏茯至此,自有妙计,为秦王解忧。”

    “…妙计?说说看。”

    “若是言明,那便不是妙计了。”晏茯作揖道。

    听到此话,秦曌笑了笑,倒不会因此介意,看向一旁,眸光落在伍胥身上,道:“此番出使临安,以典客为主使,晏茯为副使,率诸使节,为我大秦,出使邕安。”

    “诺!”伍胥道。

    话罢,晏茯眼神略有所思,按他之本意,本想先成为秦王近臣,遂一步步前行,只是奈何…

    秦王似乎对他有所防备。

    而仅副使么?看了看典客伍胥,收回心神,抬手作揖道:“多谢大王!”

    秦曌摆手示意,又看向太尉与相邦二人,道:“陌刀军此刻如何?”

    “仍在抓紧训练。”

    “嗯!诸王共谋沐州,我大秦也不能止于此,命连凯歌等五虎上将,守现有之梁城,同时你们也要密切注意前方时态,尤其是邯州方位,因金宁一战而失利,难保不会行背刺之事,当然,若时机得当,即刻攻取长陵。”

    “诺!”

    ……觅忘尘的大秦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