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6节 高度集权的君主之路
书迷正在阅读:林天林雨、顾朝慕战云骁、当科研大佬穿到修仙界、报告京少,你家少奶奶又野又撩、汽车黑科技、我靠摆烂拯救了全宗门、容姝傅景庭、小神兽的万千宠爱[娱乐圈]、他身上有条龙、异能甜妻:满级大佬惊艳全世界
颜琨说道:“广开言路与其依靠科道言官,不如使用密折,人人有份。” 朱真真赞成道:“琨儿所言甚好!” 朱和坪心中微叹一口气。 他反应不如颜琨快,颜琨猜到了,他还没想出来。 依靠奏折来收集政治信息,让各部、各省官员之间以奏折互相监督作为获取政治信息,这样远远好过仅凭科道官员,避免科道言官因介入党争而导致信息不准的弊病。 兼听则明! 科道官员和其他官员一样获得密折奏事权,但打破了垄断,以前只有科道官员去攻讦他人,现在其他官员也可以堂尔皇之地背后说人坏话了,如此朝廷对科道官员在政治信息上的依赖性大大降低了。 “不过,奏折多了,坪儿可就得辛苦了!”朱真真的目光转向朱和坪道。 与其依靠科道言官,不如使用密折,能够驾驭这种制度,这需要执政者本人有敏锐的鉴别力和充足的体力。 “母后放心,儿臣能行的!”朱和坪赶快道。 “好,好!”儿子有出息,朱真真高兴。 颜琨眼珠一转,说道:“翰林院的人实在太闲了!” 翰林院清贵,是响当当的清流,他们闲着没事做,热心于科道官员同进同出,且他们是执政者近侍,对于 朱真真失笑道:“琨儿莫不成想把你父王练兵的一套用在大臣们身上?” 颜常武练兵有一套,他喜欢把兵往死里练,然后灌肠般地喂饱那些兵,这招叫做“死去活来”。 当兵忙碌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多想了。 朱真真问朱和坪道:“皇儿你怎么看?” 朱和坪遗憾地道:“目前不是良好时机!” “那就一动不如一静吧!”朱真真就此按下停止键。 过得一天,在审阅了众臣子的奏折之后,朱和坪发出旨意:天下臣民行密折奏事制度。 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 皮匣的钥匙备有两份,一份交给奏折官员,一把由朱和坪保管,任何人都无法开启。官员自派亲信家人送抵京城,不可扰累驿站,直达御前。并由朱和坪亲自批答。 在以前官员对君主的报告,有题本和奏本两种。但是由于它们不仅繁复迟缓,而且容易泄露机密。 并且朝制严格,就拿监督、弹劾权来说,中央主要是科道官员在做,你一个户部尚书去弹劾他人,是狗捉耗子,多管闲事。 地方任上,则由十六道御史及外派的巡按御吏负责吏治,还有加了都御史头衔的督抚也有弹劾与监督的权力,若无都御史头衔,督抚去弹劾他人也是多管闲事(不过督抚都会有都御史头衔以节制地方官员)。 普通地方官员连个弹劾权都没有,比如一个知府想弹劾巡盐御吏,必须由他之上的督抚代陈弹章,要是督抚不干的话,知府也没用。 现在不同了,皇帝特许的下级官员可直接向皇帝弹劾上级长官,密折奏事使政令完全体现了皇帝的意志,使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极限! 当然不仅仅限于打小报告,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让朝廷得到更多的信息,不出紫禁城,就知天下事。 其实密折制度不是新鲜事物,颜常武在东南国用过,大明也有用过,但用得较少,毕竟不是谁都想当特务的。 现在说得很清楚,不允科道风闻奏事,就用密折制度取而代之,大行之! 如今正式成为了一项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朝廷递密折,臣子们不由得钦佩不已,叹为观止。 “这一招真是高啊!” 密折朝政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 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比如一省之内,督抚、布政使、按察使、道台都可以独自上折密奏,那么谁还有胆量背着皇帝做不臣之事?密折制度使得同僚变成了“特务”,谁都有打小报告的可能,自然是防不胜防,于是只好老老实实。 还有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皇帝对密折的重视程度高,有着优先御览的特权,真正实现了及时的下情上达。 密折制,等同于广开言路,群臣可以直言进谏,使大臣们相互牵制,加强了皇权。 科道官员不再把持言路,从而党争的手段被削弱了。 密折奏事的权利只有得到朝廷宠信的人才能享有,臣子们为了获取朝廷的信任,纷纷献媚,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但密折制度也有种种的不足,尤其是对于体力的要求。 密折制度初起之时,官僚们的积极性很高,纷纷上奏,看到御案上半人高的密折,朱和坪大皱眉头! 不仅需要时间去看,还要花精力去想! 他深切体会到为什么颜琨要逃避的原因,为什么颜煜不想这个位置。 这工作不是普通人能做的,是超人才能做的! …… 朝廷不仅没让科道风闻奏事,还进一步削弱了科道官员的权限,科道由原来的言官,转变为朝廷耳目,意味着科道的监察基本上停留在行政程序上,离开了决策过程。 以前六科给事中具备了人事监督、纪委和业务部门的权利,现在只能专职做探子,他们的封驳权被极大的削弱。 他们只能就部务进行封驳,但对朝廷发布的政务已经失去了封驳权。 密折制度的创建,使得科道的政治监察功能相应地被削弱,意味着监察权的扩散,密折不仅让朝廷得到足够多的信息,而且可以较好地避免结党之嫌。 最终,皇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这是对前明文官制度的反思与进化。 前明文官为什么这么叼,就是欺负皇帝离不开他们,科道官员成为党争的急先锋。 而朱和坪大力推行密折制度,大臣们谁都不知道其他人是人是鬼,很可能今天张三与李四商量什么事,李四一转身就密告给朝廷,把张三给卖了。 因为密折仅朱和坪或者朱真真可见,谁知道密折里写了些什么! 对于密折里的密告,朱和坪不必都去查,隔不多时查几个官员,极大地震慑官员们,他们不清楚什么时候会查办到自己的头,不敢肆意而为,朝政渐清。 所以朱和坪在辛苦的同时,发现臣子们无复之前的傲气,感觉到自己的辛苦还是蛮值得的!比萨饼的大明之雄霸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