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瀚海唐儿归在线阅读 - 第600章 中书省变司礼监?

第600章 中书省变司礼监?

    乾元宫中,张鉊破天荒的没有去大符或者高娥娘那里,也没有去找任何一个宠妃,而是来到了皇后曹延禧的寝宫。

    最近这两个多月,张鉊又得了三个子女,曹延禧照终于再次诞下了一个小皇子,算是打上了双保险,自此阴霾尽去,显得容光焕发。

    同时曹延绵也如愿产下了一个男婴,萨曼波斯公主塞菲叶也为张鉊添了一个小棉袄。

    曹延禧也没想到张鉊会来,张鉊也没让人通报,她正要将三个哇哇哭叫的嫩娃娃送走,却被张鉊给阻止了。

    最近一直忙着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的张鉊,也难得放下了所有事情,陪着三个小娃娃逗乐了起来,晚上则好好安慰了皇后曹延禧一番。

    这可是真的安慰,曹延禧刚出月子,还不适合做其他的。

    而且张鉊也感觉得到,曹延禧的压力也不小,她一直在尽力跟紧张鉊的步伐,来做一个合格的皇后。

    此时的皇后,可不后世,特别是北宋以后的皇后能比。

    比如大明朝的皇后,只有升级为了皇太后,而皇子又年幼的时候,才有那么点权力。

    但在此时,皇后是可以被称为圣人的,皇帝出征,皇后更会直接临朝称制守家,哪怕皇帝在,皇后也可以单独向臣子下令,称为教令。

    庄宗李存勖时期,刘皇后强势无比,她下的教令一度比李存勖的制令都好使。

    虽然张鉊这不会存在这种情况,但曹延禧的权力其实并不小。

    比如张鉊征讨南唐的时候,国家大事都是张希崇、范质等商议后,必须要报给皇后曹延禧批准方可执行。

    当时李璟不肯服软,张鉊准备再次征召一万大军南下淮南,那也是曹延禧督促群臣尽快完成的。

    不过正因为皇后的权力还挺大的,曹延禧的压力才越大。

    她一边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一边还要警惕曹家势力的进一步扩张,光是她自己挡住的曹家子弟上门求官,就不下五十起。

    族人不理解她,觉得曹家如今这样富贵,朝廷官职多有缺失,给他们封点官能怎么样?都在埋怨曹延禧翻脸不认人。

    而曹延禧这边,深知张鉊的为人,只能自己挡住这些恼人的事情,不让张鉊受到影响,也挺累。

    而看着曹延禧带着美美的笑容沉沉睡去,张鉊却有点睡不着,快到年底元日了,而他接下来还有三件大事。

    首先就是解决凉州空心化的问题,若是在汉唐时期,大可以移天下富户到凉州。

    但他现在不行,因为此时已经经过了快两百年的动乱,虽然烈度无法与秦末和隋末相比,但却太过频繁,民生的情况相当凄惨。

    民间富户不是没有,但却没有大到需要迁移才能控制的地步,他们也不是张鉊想要的群体。

    更重要的是,凉州严格来说在张鉊进入中原之后,已经不属于帝国的中心了,所以张鉊才会把凉州抬举成五京之一,就是为了避免它的过快衰落。

    而凉州除了担任中原与安西交流的大通道这一个功能外,还是张鉊核心的武力来源地区与向西征服的大后方。

    所以除了相对富庶以外,还要加上一个武字,这个字,恰恰又是迁移富户无法达到的目标。

    排除了这个办法,张鉊就只能把目光放到了与河西最近的关中人身上。

    因为在此之前,张鉊出潼关的时候,就带了六千关中义从,等到了攻打南唐之前,又再次征召了四千,同时因为孟蜀的进攻,曹元忠请示张鉊之后,也征召了大约五千人。

    最重要的是,张鉊在关中,是以唐太宗李世民为标杆的,关中很多人心里也相信张鉊是太宗文皇帝转世,这从关中义从在战场上的表现,就看得出来。

    因此,张鉊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一部分关中义从安置到凉州去,把凉州的肥沃土地一分为三。

    最大一块的,赏赐给已经跟随他的关中义从及其家属,小一些的,则从青塘高原和高山上,招募一部分各族百姓。

    最后剩下的一小块,张鉊准备再从关中迁移大约五万人到河西。

    作为张鉊最重要的大后方,河西陇右还是应该保持家有四五百亩地的大府兵制模式,做到中原有事能调兵入关中,安西有事,也能迅速支援。

    至于张怀庆,张鉊还是准备把他调回东京开封府。

    我张圣人其实不怕手下人权力欲望强,因为他这里,多得是高官厚禄来安排人,但就怕手下已经没了进取之心。

    张怀庆就是这样的,他已经失去了一切奋斗的勇气和决心,强行留在西京承天府,也没有什么益处。

    只是裴远让裴远独任西京留守兼承天府尹,放权还是放的有点大了,现在的裴远它还可以信任,但是日后呢?

    而第二件事,就是李圣天西来的事情,按照曹六郎曹延禄的上报,李圣天早在七月份就已动身,除了留下李从德监国以外,曹元忻、李从煜等人都被他带上了。

    张鉊没想到李圣天对于到一趟中原,执念这么深,而且他也感觉,李圣天甚至有在中原常住的意思。

    可是安西如今还万万不能缺了他,如何把舅父天子忽悠回于阗,再当几年看守西大门的牛马,这是个问题。

    最后一个事情,那就是全方位的政治架构调整了,张鉊现在实行的,是一套大唐与五代制度的杂糅。

    在中央层面,是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加上枢密院并行的格局。

    但运行一段时间后,张鉊就发现了大量的职权重叠不清和推诿扯皮等情况。

    因为实际上三省制度在唐中期以后,就已经名存实亡。

    枢密院的很多职权,以及后梁、后唐的朝堂架构,跟三省制是有重复的。

    最大的问题,就是三省制这套职在辅佐皇帝的官职体系,最初设计的时候,把皇帝都想象成了唐太宗这种标准的。

    但实际上,从古至今这么多年,能有几个皇帝像唐太宗一样勤于政事、知道百姓疾苦,而又能虚怀纳谏的?

    特别是门下省,那一串串职责,皇帝但凡肚量小一点,根本就执行不下去。

    所以三省的职责,直唐太宗以后,逐渐就开始被更需要听命于皇帝的各种使职给分夺了。

    同时,三省制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文官权力的高度集中,若是英明的君王,尚能驾驭,遇到几个能力不那么行的,只能是被耍的团团转。

    张鉊没有唐太宗那份自信,唐太宗很有信心把接班人都培养成跟他一样的贤君,张鉊则估计自己的后代,庸主应该是占大多数。

    当然,他也不想用唐朝那种养蛊式的继承人培养办法,所以三省制度必须要因时做出改变了。

    张鉊的设想,是将跟皇帝关系最为紧密的中书省,彻底改成皇帝的秘书班子。

    把中书令这个职位,改为虚职,用来追赠,恢复同中书平章事的官称,作为丞相的加封。

    中书省的实际长官为中书侍郎,主管进呈国家政务,宣布诏令,将大臣的奏疏呈递皇帝御览,挑选,区分紧要与非紧要后,分别呈给皇帝。

    设中书知制诰一人,作为皇帝最腹心的侍从随时随驾,掌管册书、制书、诏书、敕书、诰命等事。

    设中书舍人六名,分别对应立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及负责班薄、制敕、点检等职责,其余符宝、通进、进奏等司、院不变。

    但是会把中书省原本用来纠正朝政缺失,用人不当,官员违法等职责的左右散骑常侍、左右司谏、左右正言等官职合并到门下省去。

    中书省至此,不再担任监察、谏议等职责,成为了皇帝的专属智囊、秘书团。

    张鉊甚至准备在科举完备以后,让中书省官员不通过普通的科举选拔,而通过皇帝开的恩科特别选拔。

    这实际上就很有明代司礼监的味道了,大方向上差不多,只是具体的只能还有些区别。

    而接受了中书省让出的左右散骑常侍、司谏、正言等官职后,门下省的封驳、监察、谏议等权力,责会得到加强。

    同时具体的政务系统,将会大量来到尚书省。

    张鉊准备以加了同中书平章事的尚书左仆射为首,尚书右仆射为副。

    同时会给六部的某些左侍郎加参知政事衔,让他们也形同丞相参与国事。

    这样一来,张周的中枢权力结构,将变成皇帝亲任中书令,下面则配置门下侍中,同中书平章事、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和若干参知政事为群相。

    地方上,道大使这个称谓,实际上是张鉊为了打压节度使职权设立的,全称实际上原来的节度大使。

    而现在根本就不适用,甚至连现在的州县体制也不适用了。

    但是这些,张鉊必须要等到冯道和赵莹回来之后,再做出安排。

    (本章完)纸老虎灬的瀚海唐儿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