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经天纬地在线阅读 - 第三十九章:官渡真相

第三十九章:官渡真相

    刘纬和司马懿刨根问底,先后提问,就是为了捅破这层窗户纸!早点洞悉袁熙和高柔一党,究竟意欲何为,也能尽快寻找应对之策,以期顺利脱险,化解危机!

    “复仇!”谁料,对于司马懿的提问,袁熙给出的,却是这样的答复,别看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蕴含着凌厉的杀机!刘纬和司马懿听了,倒没觉得什么,可曹植听了,却不寒而栗,仿佛一道催命符!

    袁熙想要复仇,目标会是谁呢?肯定是他曹植,以及同在现场的曹宇!

    经历了司马懿的几番血腥清洗,曹操的直系后裔,只剩下这兄弟二人,只要把他们给杀了,曹氏血脉至此断绝,没有比让仇人断子绝孙,更解恨的复仇方式了!因此,袁熙很有可能会杀了曹植和曹宇!

    曹植对此,心如明镜,岂能不怕?他被袁熙这斩钉截铁的回答,吓得浑身一哆嗦,面如土灰,冷汗直流,紧张地盯着袁熙的一举一动,却意外发现,袁熙连看都没看他一眼,目光倒是锁定在了司马懿的方向上!

    这就奇怪了!司马懿与袁熙没什么交集,谈何仇怨?况且,司马懿篡夺了曹魏江山社稷,大肆屠杀曹氏宗亲的举动,等于替袁熙报了仇,他本应该感谢司马懿才是,怎么反而会把仇恨的目光,投向了他呢?

    很快,曹植就明白了,是自己搞错了!袁熙目光锁定之人,不是司马懿,而是他身后的张郃,第一个复仇的目标,竟然是他!

    众所周知,张郃其人,本是袁绍麾下之将,却在关键时刻,与高览一起,投降了曹操!显然,在袁熙的眼中,这种叛徒比仇人更加可恶,甚至认为,官渡之战的失败,就是因为张郃投降造成的!

    于大多数人看来,袁绍在官渡之战中的失败,是因为曹操偷袭乌巢所致,袁军粮草被焚,不战自溃!其实,这里面有许多细节,容易被人所忽视,曹操的胜利,侥幸成分很大!

    乌巢是袁军屯粮重地,可想而知,必定远离危险的前线,它位于官渡东北,百里之遥!因此,曹操率领五千精骑,穿插敌后,孤军深入,也是一招险棋,能够成功偷袭乌巢,运气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试想一下,万一淳于琼当夜没有喝醉,也没把兵卒派出去运粮,凭曹操这五千人马,能打得下重兵防御的乌巢吗?万一曹操行军的途中,被袁军哨探发现,打草惊蛇,引起敌人的注意,他还能成功吗?

    当然,甭管是上天眷顾,还是运气爆棚,曹操确实成功了!但是,这就一定会导致袁军的全面溃败吗?恐怕未必!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乌巢遭袭的消息传来时,张郃主张全力救援乌巢,而郭图却认为,应该采取围魏救赵之计,全力进攻官渡,诱引偷袭乌巢的曹军回师来救,以解乌巢之危!

    面对臣将相互矛盾的两种建议,袁绍最后采取了折中之策,一方面派人率领骑兵星夜赶往乌巢救援,另一方面,责令张郃和高览,率军猛攻官渡!

    袁绍的这个决定,千百年来,屡屡遭人诟病,大多数人认为,他应该采纳张郃的建议,全力救援乌巢,不该听信郭图的主张,去进攻官渡,以至于全面溃败!但是,若细细分析一下,您就会发现,其实袁绍的选择,并没有错!

    乌巢距离官渡前线百里之遥,那时候又没有电话电报,消息传来之时,曹军已经得逞,再派兵去救援,肯定来不及了!

    所以,就算袁绍听取张郃建议,全力救援乌巢,等赶到那里,曹操很大可能早已全身而退,大部分粮草亦付之一炬,只剩灰烬,如此救援,有何意义?

    因此,还不如按照郭图所言,暂弃乌巢于不顾,集中力量进攻官渡,倒不是为了什么围魏救赵,解乌巢之危,而是趁官渡大营空虚,一举端了曹操的老窝!

    袁绍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曹军偷袭乌巢,必定派出不少精锐,那么官渡大营势必空虚,就算不空虚,也比以往少了很多驻军,更容易攻克!

    况且,袁军一旦拿下官渡,偷袭乌巢的曹军,亦将退无可退,深陷绝境,或许袁军还有机会将其围剿歼灭,则官渡之战,必以袁绍的胜利而告终,说不定还能一举擒杀曹操,彻底解决这个心腹大患!

    要知道,官渡之战时,袁曹双方的兵力对比悬殊,为十一万人对两万人,显而易见,袁绍用兵要比曹操宽绰得多,也更加游刃有余!因此,袁绍在派人去救乌巢的同时,也有足够的兵力进攻官渡,两头兼顾,一点问题也没有!

    不过,既然袁绍已经知道救援乌巢没有意义,来不及了,干嘛还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前去救援?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要是能把所有兵力集中用于攻打官渡,是不是可能效果更好?

    非也!攻打官渡大营,是一场攻坚战,骑兵派不上什么用场,只能是张郃和高览率领的步兵上,留着也没有什么用,还不如派他们去救乌巢,这么做,有三点好处!

    其一,乌巢遭袭,粮草被焚,袁绍身为统帅,不能完全置之不理,就算已经来不及了,也得派人善后吧?营救或收编一些溃兵,抢救一些尚未烧尽的粮草,也算有点实际意义!

    其二,据情报称,偷袭乌巢的曹军,是精锐骑兵,袁绍也派出骑兵前往乌巢,是想着万一能遇到撤退的曹军时,正好可以截杀或追击他们!

    其三,袁绍身为主公,也得一碗水端平,不能太过偏心,如果他只采纳郭图的建议,却否定了张郃的主张,也怕张郃心里不痛快,这才搞了个折中之策,左右平衡,算是一种政治手腕吧!

    总之,袁绍的选择,可谓一举多得,只要能够成功,官渡之战最后的胜利者,或许就是他了!可让袁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张郃和高览居然临阵投降,致使袁军陷入了全局的被动,无奈之下,他只能率领残军,逃回了邺城!作者高祥轩的三国之经天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