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大宋续命人在线阅读 - 第六十二章 兴州来人

第六十二章 兴州来人

    “长安,你怎么来了?三哥他最近可好?”

    吴扬见来人竟是三哥吴挺的长随长安,立刻带着他走进宅子,又对刘婆子说道:“刘妈,近日府里人多,劳烦你将第一进的东西厢房都收拾出来,被褥也都换新的,不够就去买!”

    刘妈欢天喜地地接过银子,“吴大人放心,婆子这就回去叫上我的老头儿和儿子儿媳,保证将整个府里都收拾得妥妥贴贴。”

    等到刘婆子离开,吴扬和长安也穿过月洞门到了第二进。

    第二进是个四方的天井,迎面三间正房,是吴扬的卧室、书房和会客室,左右各两间厢房,长吉住了东头的一间,另外一间则堆放一些杂物。

    “西边的厢房都空着,你选一间住下吧。可用过饭了?若是没有你自去山下坊市里随便吃点垫垫饥。我马上要进宫一趟,却不得空来招呼你,长吉估摸着一会儿该回来了,让他带你去临安随便逛去。”

    吴扬在家中时与三哥最是交好,他来临安这几年,两兄弟一直有书信往来,此时乍然见到三哥的长随,吴扬的话也比平日多了好几倍。

    长安是个二十四五岁的青年,身材挺拔,面目英俊,打小就跟在吴挺身边,吴挺去了军中,他也跟去军中,说是与吴挺情同手足也不为过。

    吴挺对这位十公子上心,长安自然也随主子心意,他笑道:“三公子好得很,就是记挂十公子您,下个月十七是老太爷生日,三公子派小的来务必请您回兴州一趟给老爷子祝寿!十公子您可真了不得,小的还没到临安就听说了,陛下升了您做皇城司提点,这是多大的荣耀!您回兴州老太爷肯定高兴得合不拢嘴!”

    吴扬的面色淡下来,颇为冷淡地说道:“再说罢。如今临安多事,陛下那里离不得我。我沐浴去了,你要饿了只管去山下吃东西,这银票你拿去,不用替我省银子!”

    长安瞥眼一看竟是一张一百两的银票,他赶忙推辞道:“小的出门前三公子给了我足够的盘缠……”

    吴扬将银票塞进他手里:“三哥给的是三哥给的,你到了临安我自然要管你,不能让三哥笑话我慢待了他的人!”

    吴扬说罢径直去位于正房和西厢房之间的浴房沐浴去了,长吉不在,他又几日没有回府,家里没有备着热水,不过是用凉水匆匆冲洗了一下。等他出来换上了崭新的绯袍,牛皮制作的腰带上缀着宝石,挂着银鱼袋,入宫行走的腰牌和用如意结挽着的玉佩,显得风神玉朗,将长安都看呆了!

    平常人穿绯袍要么衬得气色黯淡,要么显得轻佻,唯有穿在十公子身上衬得他如同芝兰玉树,长安心道怪不得皇帝老儿要赐十公子着绯,但是面前这么一站,看着也舒服啊!

    吴扬哪里知道他心中这些小九九,抬脚往外走去:“我即刻进宫面圣。府里没有门房,钥匙就在门口投拜帖的铁皮箱子里,你要出门只管出门。”

    长安望着吴扬扬长而去的背影,不禁摇头,十公子如今做了皇城司提点脾性却一点也没有改变,提到老太爷还是这般不假辞色。

    捏了捏手里的银票,长安又惹不住咋舌,如今的十公子果然是今非昔比,随随便便一打赏就是一百两银子,这其中固然因为自己是三公子的长随,格外得十公子看重,可十公子同从前大不相同也是真的。

    吴扬直接到了御书房,不仅范曾在,左右二相,兵部尚书杨椿、三衙管军杨沂中、户部尚书俞肇也在其中。

    吴扬急忙告罪,皇帝道:“无妨。颂卿来得正是时候,方才说起一路尾随石南亭祖孙进临安的金国侍卫,汤相忧虑,恐处置不当引起边衅,不知颂卿那边做何安排?”

    吴扬赶紧抱拳道:“臣已吩咐长行掌班白羽统领逻卒和长行秘密排查,一旦确实立刻向臣禀报,不得轻举妄动!”

    右相陈康伯嘉许地看了吴扬一眼:“吴大人处理得宜,不知确定金人行踪后吴大人又预备做何处置?”

    吴扬老实抱拳道:“正要请陛下示下!”

    见吴扬将皮球踢了回来,君臣几人又开始新一轮的扯皮。

    御书房里的都是大宋朝的首脑人物,吴扬这个从七品的皇城司提点实在不够看,他学范曾只是在一边安静地当个人形木桩。

    君臣撕掳了半天都没得出结果,吴扬在一旁总算是听明白了,这事儿难办归根结底就在于如今的大宋朝弱势,皇帝对上金国毫无底气,既怕动了金国侍卫惹来金国皇帝兴师问罪,又顾忌一国之君的颜面,不能对潜入大宋都城的金国侍卫放任不管,谁知道他们暗地里还有没有其他居心?

    眼看君臣争执不下,吴扬抱拳躬身道:“陛下,微臣有一言可解燃眉。”

    赵构:“颂卿有什么主意只管说来。”

    吴扬:“金国侍卫既是秘密行事,定也不愿我朝知晓,我们只需派人暗中看牢了,若没有别的目的只需暗中遣人驱离。若是别有居心,就需将人拿下,秘密关押,不伤其性命即可。”

    赵构捋掌道:“妙啊,就照颂卿的主意办!”

    其实左相汤思退和右相陈康伯等人未必想不出办法,只是两派积怨已久都想趁机打压对手,反而将具体事务搁置了。

    这是王沐恩轻声禀报道:“大官儿,画已经得了。”

    见赵构首肯,王沐恩稍稍提高声音对门外道:“抬进来。”

    两个小内侍抬着一架屏风进来,屏风上是山川地形图,原来赵构命宫中画师将石南亭祖孙绘制的地图放大了绘制在屏风上。

    “这就是石南亭带来的情报,众位爱卿都看看吧。”

    见宰执重臣都围聚在屏风前,范曾解说道:“各位宰执大人请看,这五处最明显的标记是金国的军马场,其中三处都在中都附近,另外两处一在汴京,金人称南京;一在盱眙附近,从中都南下,正好形成补充!”

    户部尚书俞肇问道:“五处军马场一共有马匹多少?”

    吴扬:“一共是五十六万四千三百余匹。这是金国皇帝下令从全国征调的民马数量,他们常年保有的军马数量在十万匹左右,所以金国能动用的军马数量是六十六万四千三百余匹。”

    兵部尚书杨椿问道:“老俞,咱们能用的军马数量有多少?”

    俞肇摇头道:“目前在册的军马数量是二十一万七千两百二十四匹,这是绍兴十二年的数量,这么多年下来,老病而死的不知多少,真正能用的我估计不超过三成,这还是比较乐观的估计。”

    杨沂中面色凝重:“三成太多了,最多不超过一成半。”

    吴扬继续说道:“根据石南亭收集的情报,金国皇帝从前年起就在通州和东海县设立造船厂,打造战船,由渤海人为骨干组建的水军正在加紧训练。去年起金国皇帝又将金国全国的能工巧匠抽调到中都集中打造武备,据石南亭讲述,中都炉火昼夜不息,匠人累病累死者众多,很多病累而死之人不及掩埋,尸骨被投入炉火中当作薪柴。”

    汤思退面色煞白,切齿道:“畜生,兽行!”

    陈康伯退后一步,躬身施礼道:“陛下,恳请陛下重整军备,固我大宋边防!”

    兵部尚书杨椿、户部尚书俞肇、三衙管军杨沂中纷纷躬身道:“恳请陛下重整军备,固我大宋边防!”

    就在皇帝心思摇动之际,突听左相汤思退高声道:“陛下,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