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历史遗忘的角落在线阅读 - 第六章 千古一帝

第六章 千古一帝

    第六章千古一帝

    大帝是对历史上一些政绩斐然、武功卓绝的伟大君主的赞美称号。

    日本有明治大帝,印度有阿输迦大帝,波斯有阿拔斯大帝,巴比伦有汉谟拉比大帝,罗马有君士坦丁大帝,普鲁士有腓特烈大帝,俄罗斯有彼得大帝,法国有拿破仑大帝,马其顿有亚历山大大帝,埃及有拉美西斯大帝。

    中国有祖龙大帝秦始皇、汉武大帝刘彻、光武大帝刘秀、隋文大帝杨坚、贞观大帝李世民、洪武大帝朱元璋、康熙大帝玄烨。

    当然,中国足球界还有李毅大帝,除独门绝技“蚌埠回旋”外,口技也绝佳,一句“天亮了”曾点亮中国足球界半边天,其粉丝团更是创造了“屌丝”这一蕴意无边的流行词。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连李毅都称帝了,为何一个为解决文明冲突,不惜将自己的民族融入一个被征服的民族,从而使中国避免了像

    罗马帝国那样长久分裂、国与文化俱灭的命运的一代雄主,居然在历史学家那里没有获得一个大帝的称号?

    自永嘉之乱以来,匈奴、鲜卑、羌、氐、羯等胡族均叱咤北中国缔造过王朝,各族与汉人之间都曾有过合作或者说是相互利用。然而,民族隔阂的鸿沟是难以逾越的,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何雄才大略的大秦天王苻坚用毕生心血统一的北中国,仅仅维持了不到十年即宣告解体。

    怎样才能使中国做到真正的统一?把异族都消灭只剩一个单一民族吗?这显然是天方夜谈,北中国打打杀杀了几百年,谁也不能彻底灭了谁。打打杀杀带不来太平盛世,只能带来灾难。

    怎么办?

    办法只有一个:统一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让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几个民族共同去认可、遵循这种意识形态,继而逐渐融合为一个民族以消除隔阂,这样,方能建立天下一统的太平盛世。

    北中国有个年轻的帝王就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就是魏孝文帝拓跋宏。

    拓跋宏是纯正的鲜卑人,兴起于大兴安岭山脉的鲜卑游牧文明在中国显然谈不上有先进的意识形态,因此,在主流意识形态方面,拓跋宏选择了汉人的方子—儒学。

    与刘渊、石虎等人胡汉分治政策不同的是,拓跋宏选择的是全盘汉化、彻底汉化,甘愿背着令自己本民族消亡的骂名,而换来一个天下一统的太平盛世。大!壮!

    拓跋宏汉化的思想,应该是来源于祖母冯太后的言传身教。祖孙二人联手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汉化改革—太和改制。太和改制,怎么改?

    一.政治方面

    1.改革官制:依照魏晋体例,设置三师、三公、尚书、中书、四征、四镇和九卿等中央的文武官吏。地方上设刺史,郡设太守,县设县令。

    相比县以上行政机构,乱世之下的基层组织建设才是重中之重。基层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其时,北魏的基层是个什么状态?

    五胡入华时,居于北方的豪强大地主多聚族而居,设坞壁自保,豢养奴仆,收拢流民,自给自足。这些豪强地主就是宗主。北魏建立后,顺势任命这些豪强坞主们为宗主,行使地方行政权力,这就是所谓的宗主督护制。

    宗主督护制最大的缺陷是:国家在征收税收、劳役时,宗主们为了个人私利而隐匿人口,造成国家赋役征发在数额、轻重方面的不均,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且,长此以往,宗主势力做大,会削弱中央政府对地方的影响力。

    如何解决?冯太后的情人、李世民大帝的先祖李冲,提出了一个极佳的建议---实行三长制。

    三长制,即按照汉制,对北魏基层进行管制。五家为一邻,设一邻长(村民小组长);五邻为一里,设一邻长(村长);五里为一党,设一党长(乡长)。

    三长由本地守法又有德望和办事能力的人担任,负责检查户口,催征赋役,管理生产,维护治安。作为回报,三长可免除家中一至二人的官役(脱产)。这样,宗主督护制造成的诸多社会问题迎刃而解。

    2.对官员工资实行俸禄制,即定期发工资。

    不要以为中国历代以来的公务员都有工资、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北魏开国以来,各级官吏连俸禄都没有。国家不发工资,公务员怎么生活?平时靠贪污,战争中靠抢劫和皇帝赏赐。

    这在战乱年代值得理解,如今北魏已在中原地区确立统治地位,战争减少,战时掠夺的机会有限,各级官吏就只好“适度”腐败,毫无顾忌地盘剥、搜刮民脂民膏。长此以往,这自然会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484年6月,冯太后仿效两汉魏晋旧制,下达了“班俸禄”诏书。规定官员定期发工资。定期领取工资后谁再敢贪污,那么对不起,大牢或刀斧伺候。

    俸禄制刚开始施行时,遭到一些宗室大臣的强烈抵制。定期发工资还不好?可见当时政坛腐败所获利益之巨、危害之大。

    这些贪污犯们的抵制,都被冯太后强力弹压下去。北魏吏治由此大为改观。

    二.经济方面

    转方式、调结构,实行均田令。

    五胡十六国时代,政权更迭频繁,不可能有什么像样成型的土地制度。北魏初期,拓跋族刚刚入主中原之始,拓跋部落本来处于氏族经济中,他们习惯在族内实行“分土定居”政策,而汉族地区的土地制度,仍是承袭魏晋时的大土地所有制,由此而产生了一些社会矛盾。

    譬如,北魏初期,华北及中原地区由于长期战乱,土地荒芜,人口大量逃亡。一些未曾南逃的农民,因租调徭役负担重,故他们自己宁愿到大地主打短工、长工谋生,荫庇于世家大族,于是,出现了30家、50家为一户,甚至一宗近万室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危害?严重影响了政府财政收入。为何?

    因为,当时是按户征收赋役的。

    另外,北魏在北中国站稳脚跟后,社会安定,很多以前南逃的农民纷纷重返家园。而回来一看,其原有土地往往已被别人耕种,由此即产生很多地权纠纷,影响了社会稳定。另外,大家不断在官府扯皮打官司,也耽误了农耕。

    于是,土地改革迫在眉睫,而中国历史上最周密、最严谨、最有效、影响力最大的土地法令就此诞生了。

    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政府颁布了《均田令》,正式开始推行均田制这一土地制度。所谓均田制,是指国家对无主荒田以政府的名义定时、按人口分授给农民。具体是:

    1.分口粮田,保证吃的。凡15岁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给无主荒地40亩,女子20亩,称为露田。这种田只能种植谷物,种人吃的东西,保证口粮和军粮。

    想多分行不?可以,但你的符合两个条件之一:

    一是拥有耕牛。也不是所有的牛都能多分,而是得4岁以上的牛才行(原来牛也有民事权利年龄),每头牛受露田30亩。你攒上100头牛分上它三千田直接晋级成大地主行不?不行,一户限4头,也就是最多多分120亩。

    二是拥有奴婢,奴婢同普通农民一样分田,人数不限,土地归主人。看样人比畜生确实值钱。

    这种露田不仅使用受限制,交易也受限制,即所受之田不准买卖,年满60岁或死亡,还田给官府。

    2.分经济作物田,保证用的。

    初受田者,男子每人另授桑田20亩。这种田限3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枣、榆等树。桑田可作为世业田,终身不还,可以世袭,故后又称“永业田”。在不宜种桑的地区怎么办?男子每人另授麻田10亩,女子5亩,奴婢同样受田,按露田法还受。

    3.分宅基地,保证住的。

    新定居的民户还可分到少量的宅田,一般每3口一亩,奴婢5口一亩,大宅大院想想都美。宅基地也属世业,可以继承。

    4.限制人口流动,保证土地使用的稳定性。

    地狭的地方,居民可以向空荒地区迁徙受田;地广的地方,居民不许无故迁徙,但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官府申请借种受田以外的土地。

    5.及时回收土地,重新分配。

    因犯罪流徙或户编无人守业的土地,收归国家所有,作均田授受之用。

    6.公务员有分田福利。

    各级地方官吏按照官职高低不同,授给不同数额的公田,称为职分田。但这种田不同于永业田,离职时应移交给后任官。

    光分给你田地肯定不行,你得交提留、交农业税,还得出义务工—徭役,称为租调制。

    在均田制以前,北魏的租调制沿用西晋的做法,称为“九品混通法”。具体是:在征收租调前,县地方官员把本地农户按财产多少分为三等九品,再把国家规定的正税平均税额(每户帛2匹,絮两斤,丝1斤,粟20石,另加调往外地费用帛1匹2丈)分摊给各户,资产多的多摊,资产少的少摊。三等即是按不同等第将税送往不同地区:一等为上三品,送往京城;二等为中三品,送往其他州的重要仓库;三等为下三品送本州仓库。

    制度还行,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变了味儿,主要原因是:富家隐瞒财产;官吏畏惧权势,从而造成富者纳少,贫者纳多,导致实质上的不公平。在正税之外,北魏还常增加附税,也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为了与均田制相配套,在颁布均田令的同一年,孝文帝还制定了新的租调制,废除了“九品混通”,与均田制相配合,以减轻农民的沉重负担。

    均田制与配套的新的租调制的实施,使失去土地的农民重新回到土地之上。流亡无居者和荫附于豪强名下的佃客,也摆脱了束缚,成为政府的编户齐民,从而增加了国家能掌控的劳动人口和征税对象,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均田令,使北魏由落后的社会经济结构迅速向先进的封建化的经济结构过渡,标志着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政权,开始转向汉族的封建统治方式。

    均田制,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十分重大。其历经北齐、北周两朝,到隋唐共约三百年,期间虽有具体实施细节的相关调整但本质未变,它奠定了隋唐社会的经济基础。可以说其既对北魏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成为魏孝文帝拓跋宏、隋文帝杨坚、天可汗李世民等诸大帝治国理政的杀手锏。它可以抑制豪强对土地的兼并,保证底层农民这一最广大阶级的生存权利,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大豪强地主的实力,进一步强大了皇权,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权稳固。

    如果你有心仔细查阅回顾一下建国以来我国的土地法律法规和政策,还能看到均田制和与之相配套的租调制的影子吗?答案是肯定的。这里特别提一下与租调制相关的农业税。农业税作为一个古老的税种,已经绵延2600多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底子薄、基础弱,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例,农业税成为国家财政支持工业化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而2006年1月1日,一个划时代的春雷响变全国—中国全面取消农业税!由此农民负担重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扭转,这在中国农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不多说了,由衷的点个大大的赞!继续说均田制。

    均田制的实施,还影响到了国防。均田制的实施,还促使诞生了一种新的兵制—府兵制。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当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进行预备役军事训练,战时直接可以转为正式士兵打仗。有什么好处?交赋税和承担义务工时(徭役)可予以优惠或直接免除。全国负责府兵选拔和训练的机构叫折冲府。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府兵制,成了北朝兵制的基础。

    与府兵制相对应的是募兵制,说白了就是国家出钱雇佣兵,士兵成为固定化的职业军人。府兵制与募兵制孰优孰劣?各有优劣。譬如,府兵制本质是国家给你土地,你在国家需要时上战场,带有强制义务性质,故兵员来源充足。但是也有明显的劣势,就是你个拿锄头的农民突然舞枪弄棒的,临时训练上那么几个月也不专业啊。而募兵制则使士兵职业化、专业化,但是募兵制的劣势在于,一是对国家财政开支要求比较大,二是容易使得将领长期占据一支固定的军事队伍,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直接威胁到中央集权。募兵制集中实施于唐和五代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割据政权迭出的年代,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以上详细的介绍了北魏转方式、调结构实施的均田制,和由此带来的租调制、府兵制,后文会提到的,北周与北齐实力对比发生逆转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北周坚持实行均田制,而北齐虽空有均田制的完美制度设计,但高层太操蛋,无暇贯彻落实,最终被北周反超国力,直至灭国。

    共同富裕,很重要。

    三.社会文化方面

    太和改制中的社会文化方面的改制,主要是在冯太后去世、魏孝文帝拓跋宏亲政后开始的。

    490年,一代女杰冯太后去世,临终前降遗旨--后事一切从简。冯太后去世时,年仅49岁,刚过“七七”,即使是在古代,也算早亡的。死因不详,这么多男伴,是不是得了宫颈癌之类的疾病?不得而知。

    这名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祖母的死,却令魏孝文帝拓跋宏痛不欲生,五日内滴水未进。尽管冯太后遗旨中嘱咐丧事一切从简,但对冯太后的陵墓,拓跋宏仍坚持高规格、严要求。他下令将坟陵拓宽六十步,这是国君的葬礼规格。

    如果说拓跋宏是因感激嫡祖母的养育之恩,而导致他对冯太后之死如此伤感、动情,那么这最多只能说是说对了一半,甚至个人认为,一半都达不到,拓跋宏更应对冯太后存在刻骨的仇恨才对。

    冯太后是拓跋弘父亲文成皇帝拓跋濬的皇后,但非拓跋弘的亲生母亲。而拓跋宏是拓跋弘的长子,自然就与冯太后无血缘关系。

    北魏“立太子杀其母”的残忍政策,令冯太后成了拓跋宏名义上的祖母。拓跋宏被立为太子后,其母亲、可怜的汉人李氏被赐死。七年后,即476年,亲生父亲拓跋弘又被冯太后鸩杀。

    更有甚者,冯太后毒杀献文帝之后,还曾动过杀拓跋宏的念头。

    隆冬时节,她把不到10岁的小拓跋宏关在一间四面透风的柴房里,只给这个小皇帝一件单衣穿着,自己则烤着火炉,与大臣们商量废拓跋宏、改立献文帝的二儿子拓跋禧的事。好在大臣们一致反对,连老情人李冲都反对,冯太后这才作罢。

    9岁的孩子应该懂事了,这个与自己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的女人,赐死自己的母亲,毒杀自己的父亲,还差点把自己冻死,这样的女人会是自己心目中慈祥的祖母?

    既然如此,拓跋宏为何对冯太后之死表现的如此伤感,并以如此高的葬礼规格厚葬冯太后?

    我想,主要原因是,拓跋宏已把冯太后当成了一种符号,汉化的符号。他需要冯太后这样一个符号,来向群臣及天下百姓昭显他汉化的决心。政治符号的意义,胜于一切恩怨情仇,何况对方已是个死人。死人,最适合做符号。

    总之,冯太后这面汉化大旗不能倒。

    果然,冯太后去世后,拓跋宏非但没有停止汉化改革的步伐,反而将这场改革推向了高潮。

    493年,一支由30万人组成的鲜卑大军,从北魏首都平城出发,向南开进,带头的正是魏孝文帝拓跋宏。

    大臣将军们得到的命令是---南下伐齐(南方的刘宋政权已被齐所代替)。虽然他们都不同意这次劳师远征,但皇命不可违,一个个愁眉苦脸的踏上了漫漫征途。

    大军到达洛阳时,遇到秋雨连绵,道路泥泞,行军越发困难。拓跋宏却精神抖擞,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苦不堪言,按捺不住,聚众来劝拓跋宏取消这次南征。

    拓跋宏一本正经的拒绝: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令后世笑话?若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怎么样?

    不南进就迁都?非此即彼的做选择?大臣们听了,因之前没有心理准备,一时间面面相觑,无人开口。

    拓跋宏大声说:不能再犹豫了。迁都还是南伐?

    南伐会死人不说,光这一路舟车劳顿都受不了。一个贵族终于按捺不住:各位老大,这里我最小,不好说的话我来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

    既然有人开了口,其他大臣们纷纷表示拥护迁都洛阳。

    自北魏拓跋圭定都平城(山西大同)以来,平城一直就是北魏的首都。但平城地位偏北,很难控制整个北方,同时,因北方存在柔然等宿敌,在军事战略上对北魏政权的巩固也十分不利。

    再者,平城自然环境也不行,常年发生自然灾害。

    更重要的一点是,北方少数民族贵族居多,落后保守势力强大,不迁都,改革如何进行?

    然而,迁都毕竟事体重大,必然会遭到众多保守派的阻拦,拓跋宏就搞了这么一出假南伐真迁都的戏。

    迁都后,拓跋宏对社会文化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汉化改革。

    他下令,改籍贯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籍贯不得再称“代人”,须改称“河南洛阳人”,且死葬洛阳,不得回到北方落地归根。这样,便可绝鲜卑人故土之恋,使鲜卑族最终能成为中原士族。

    首先是禁止再穿胡服、说胡话,而改穿汉服、说汉话。鲜卑语是复合语,而当时的汉语是单音节的,孝文帝甚至下令把复姓的鲜卑人姓氏改为单姓,譬如:皇族的拓跋姓改为元,独孤改为刘等。

    这样,拓跋宏就成了元宏。

    元宏下令,禁止鲜卑同姓内部通婚的陋俗,倡导和积极推行鲜卑贵族与汉族大姓通婚,自己带头儿娶了几个汉族士族大家的女子为妃嫔。而且,对汉族士族大家的闺女平等对待,一家娶一个,如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陇西李冲之女等。

    这样的头儿,估计是个男人都愿意带。

    在皇帝元宏的示范下,鲜卑宗室和贵族也纷纷娶汉家女为妻为妾。同时,鲜卑宗室和贵族也把女儿嫁给中原汉族士族大家的子弟。

    通过通婚关系,胡汉血统达到融合,消除了双方之间存在的民族隔阂,稳固了北魏封建政权的统治。

    受汉人嫡祖母冯太后的影响,孝文帝元宏从小就对汉族的文化艺术有很大兴趣。史书传记、诸子百家他皆有涉猎,五经之义拿过来就能讲,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

    元宏还积极创办学校,搜集整理天下书籍,教育鲜卑人学习汉文化知识。他还下令在各地加紧修建孔庙祭孔,并尊孔子后裔,给他们土地、钱财。

    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还体现在对律令的修订上。他亲自参与律令修订,并吸收了大量汉晋律令的指导思想,譬如,他下令废除了斩刑之前男女皆除衣裸体的规定,这是文明的一大进步。

    同时,孝文帝大力支持佛教,使佛教迅速发展起来。佛教的发展推动了佛教艺术的发展。石窟艺术是北魏时期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形式,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就是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那一年开始开凿建的。

    另外,驰名中外的少林寺,也是魏孝文帝为远道而来的印度高僧跋陀所修。五台山的佛教,亦是在孝文帝时期得以兴盛。

    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使因战乱而衰落的北方文化开始复兴,经济也迅速发展起来。

    在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汉族学习少数民族的畜牧业技术,两者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孝文帝所倡导的汉化运动高峰时,朝廷上议政基本不谈别的,就谈农业生产,责令各级官员督办农业,违者免官。

    太和九年(485年)实行均田制,把无主荒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后,更是掀起了发展农业生产的高峰。

    在这种背景下,一个青年官员、高阳郡太守,也就是山东淄博市市长,走向了农业生产技术研发的前台。

    因工作关系,这个青年太守到过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地,他都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并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农请教。

    中年以后,他回到自己的故乡益县,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寿光市,开始经营农牧业,对农业生产有了亲身体验,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

    之后,他开始系统的编纂一部农书,一部轰动世界的农书。

    此书成书之前,各个朝代也有一些涉及农业生产方面的著作,但这些著作涉及的农业生产都比较单一。譬如,秦代的《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对农学有专述,但主要讲述了农作物的栽培。

    西汉《汜胜之书》,内容只涉及种植业。

    东汉崔寔著的《四民月令》,倒是一部叙述一年例行农事活动的专书,内容涉及古时谷类、瓜菜的种植时令和栽种方法,也涉及到当时的纺绩、织染和酿造、制药等手工业。但相比之下,500多年后北魏时代的这部农书,才可真正称为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此书详细研究了五谷、瓜果、蔬菜、树木的栽培,牲畜、家禽、鱼类的饲养,甚至还有酒、酱、醋、豉脯、羹、肉羹(臛)、泡菜(葅)、饼、饭、饴、糖等的制作,以及煮胶、造墨的方法,内容极为详实。

    在种植方面,此书总结出了蔬菜种植、果树和林木的扦插、压条和嫁接等育苗方法,以及幼树抚育方面的技术。在我们当今中学生物学课本中讲到的树木的压条、嫁接技术,在北魏时已经被总结的很好了。

    在植物保护方面,该书还总结了一些防治病虫害的措施,譬如,果农熏烟防霜害的方法:“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煴,意思是没有火焰的暗火,用暗火熏烟防霜害。

    不到三十个字,就总结出了看天气判断降霜的经验和防霜害的方法,这个方法直到今天,仍然在普遍应用。

    该书总结的一些兽医的处方及牲畜生病的治疗方法,到现在仍在应用。如,农业生产中用到的马骡,肠管内粪便停滞经常引发一种疾病叫马骡结症,该书总结的治疗法叫直肠掏结术,在一千四百多年后的今天,还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该书甚至还初步探讨了生物和环境的相互联系,描述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关系问题,如人工选择、人工杂交和定向培育等育种原理,甚至对后来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的生物进化论(另外两大发现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产生都有影响。

    十九世纪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承认,他的进化论的有些思想,深受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的启发。

    这部百科全书,就是上面用诸多文字所介绍的那部农书,名字叫《齐民要术》,作者叫贾思勰,出生于北魏益县,即现在的山东寿光市。

    巧合的是,当今的山东省寿光市,是中国的大棚蔬菜之乡,看来,寿光人的种菜天赋是有历史渊源的。家乡后人在蔬菜种植方面有如此成就,贾太守若泉下有知,也可含笑九泉了。

    《齐民要术》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系统的农业科学巨著,民间和历代政府极为重视,北宋年间政府还专门刻印发放民间,作为指导农业生产的教科书。

    这部代表农耕文明的农学巨著,居然诞生于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北魏帝国,其蕴含的意义不言而喻。

    另外,著名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也产生于北魏时期,作者叫郦道元,在此不再详述。

    北魏经过汉化改革,经济、文化蒸蒸日上,洛阳更是焕发了无尽的生机。

    南梁传奇名将陈庆之,原本以为北中国遍地蛮夷,然而,等他本人到了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如此感叹: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魏孝文帝拓跋宏,用自己特立独行的方式,向世界演示了文明冲突的最佳解决方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消除民族隔阂不惜背上令自己本民族消亡的骂名,创造了一个新的汉族,使中国文化得以传承。

    千古一帝,他应当之无愧。

    如此雄才大略的拓跋宏,活了多少岁呢?32岁。怎么死的,被绿帽子气死的。

    某日,大雨,孝文帝正在军营,侍卫说彭城公主来了。彭城公主,孝文帝最小的妹妹,丈夫刚去世,新寡。

    孝文帝感觉奇怪,有什么急事能令公主连夜冒雨跑到军营里来?而彭城公主一见到哥哥,就放声大哭,孝文帝边安慰边询问原由。

    彭城公主:皇后欺我太甚,知我新寡,强迫我嫁给她的弟弟。

    孝文帝一听就笑了:这事儿我知道,冯皇后的弟弟爱慕你很久了,现在你丈夫去世了,你们不正好成就一段好姻缘吗?

    彭城公主急了:我还没答应,她居然连婚期都给我选好了!这不是欺负人嘛!再说,她自己在宫里净干些不要脸的事儿,还以为别人都跟她一样犯贱?

    孝文帝险些晕倒:你说什么?……

    冯妙莲,出身北魏豪门大家,父亲冯熙,是著名的冯太后的弟弟,冯妙莲还有个姐姐冯珊,姐妹二人均国色天香。冯太后为冯氏一族荣耀能够长久延续,将姐妹二人接入宫中,成为孝文帝的妃子。

    孝文帝当时才十六七岁,情窦初开的年龄,对冯氏姐妹极为痴迷。没过多久,冯珊染病去世,冯妙莲也得重病。古代医学不发达,为防止传染,冯妙莲被送出宫养病。冯家女儿多,很快冯妙莲的一个妹妹又入了宫,还成为了皇后。

    虽然有美人在侧,但孝文帝对冯妙莲一直念念不忘。等冯妙莲病一有好转,孝文帝立即派人将她接回了宫。

    在养病期间,坊间即有传言,冯妙莲经常与些男子行苟且之事。但孝文帝跟鲁豫一样:我不信。

    不但不信,孝文帝还力排众议,把冯妙莲扶上了皇后之位。迁都洛阳后,孝文帝常年征战在外,冯妙莲寂寞难耐,把宫外的一些俊美强壮男子装扮成宦官,带入宫中云雨。宫内近侍们心里都清楚,但慑于皇后的地位,无人敢言。

    这下,冯妙莲仗势替弟弟做主,惹火了彭城公主,孝文帝的绿帽子才露了出来。

    孝文帝一病不起。在病床上召见冯妙莲,更是告诉太监搜身,若皇后身上带着武器,立马砍头。

    可谓爱恨交织。

    冯妙莲梨花带雨的来了,没带武器,只有一个要求:请左右退下,听我解释。

    面对自己少年之时即相爱的女人,孝文帝答应了冯妙莲。夫妻二人单独谈了一夜,到底谈了些什么,史料无记载。结果是,孝文帝将冯妙莲的情夫们尽数斩杀。

    但冯妙莲没死,仍居皇后之位,只是,夫妻二人从此分居了。而且,孝文帝命令太子—今后不用去皇后那里请安了。

    有些事一旦发生,后果即无可逆转,终究不能回到过去。从此之后,孝文帝身体每况愈下,最终在32岁那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弥留之际,留下遗诏:赐死皇后。

    让这个陪伴了自己十几年,又背叛过自己的女人,陪葬。

    执行者是孝文帝的两个弟弟,彭城王元勰、北海王元详。二人带着毒酒来到后宫,冯妙莲震惊无比:连自己出轨孝文帝都能原谅,现在怎么又狠心让自己死?

    我不信!

    你以为你是鲁豫啊,还不信。元勰上去摁住冯妙莲娇小的身躯,元详把酒壶嘴对准冯妙莲的樱桃小口,毒酒带着孝文帝的痴情爱怨流入了冯妙莲曲曲折折的胃肠里……

    雄才大略的人间至尊,也有虐心的感情纠葛。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而我们凡人,有些事,更应该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