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重归黄金年代在线阅读 - 重归黄金年代 第317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317节

    “怎么?现在单位干的不舒心?”

    “这和舒心没关系,只是现在改制的风声已经出来了,按照上面的说法,快则今年下半年,最迟不超过明年,所有军工企业以后都得自力更生自负盈亏。你也知道我们单位生产什么的,这些东西大部分只有部队才需要,一旦没了部队的订单,全厂几百号人不得全喝西北风呀?”

    “呵呵,实在不行你跟我去南边呗?大的不敢说,给你安排个管理岗位肯定没问题,至于工资待遇什么的,你现在一个月拿多少?八十有没有?”

    “哪里来的八十?我才几年工龄呀,我是干部编制还算拿的多的,一个月也就66.53,再加上津贴什么乱七八糟,全部到手连75元都没超过,八十?你以为我是厂长呢?”孙四喜笑着说道。

    “这样吧,你如果能来,多的我不敢说,一个月这个数绝对有,你爱人一起过来,我给找找门路,把她调当地银行去,这个应该没问题。另外,住的地方也不用发愁,厂子里有宿舍,分你一套两房一厅带厕所煤气的那种,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不用租金的,怎么样?考虑考虑?”

    秦正国冲着孙四喜伸出手比划了一下,笑眯眯地问,孙四喜听了不由得一愣,心里不免有些动心了……

    第622章 说服

    孙四喜虽然在老家工作,但他相比普通人来说消息更灵通些,而且家里也有点关系,远比一般人更了解南方的情况。

    他知道秦正国在南方混的不错,几年下来不仅成了香江人,还在鹏城开了厂子。

    虽然不清楚秦正国的厂子具体情况,可从秦正国的口气和出手就能看出来这家厂子很赚钱。

    秦正国直接开出了让孙四喜心动的工资,以他对秦正国的了解,这小子会骗别人却绝对不会骗自己,大家从小一起长大,谁还不知道谁?真话假话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秦正国开出的工资和待遇着实让孙四喜动心,而且还给他承诺能帮他解决爱人的工作问题,这就更不简单了,看了秦正国在南方远比自己想的混的好,要不然也不会这样拍胸脯承诺。

    其实这些对秦正国来说简直是轻而易举的,盛华公司下属这么多企业,孙四喜又不是没有能力,安排一个管理岗位绰绰有余。而且目前盛华电讯和鹏城盛华电子公司正缺人,孙四喜现在的单位就是搞无线电的,专业性方面秦正国尚且不清楚,但做日常管理绝对没问题,而且他也信任孙四喜。

    至于孙四喜爱人的工作就更好解决了,他爱人目前在信用社工作,属于银行系统,而鹏城这几年发展的很快,各大银行和信用社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从而导致专业人员的紧缺。

    再加上盛华在当地的影响力,只要秦正国和盛华有业务来往的银行、信用社打个招呼,安排一个人不是轻而易举的小事?别说普通信用社了,哪怕是四大银行之一,秦正国也有能力直接把人塞进去成为正式员工。

    抽着烟考虑了下,孙四喜最终还是拒绝了秦正国的招揽。

    “算了,我现在在单位干的还算不错,单位领导待我不薄。眼下正是单位要改制的关键时刻,如果我就这么走了等于当了逃兵。这个坎我心里过不去,家里老爷子知道也非得抽死我不可,这种事不能干。”

    摇摇头,孙四喜又笑着道:“当然了,你这边的位置也记得帮我留好,如果以后兄弟实在没路走了就去投奔你,怎么样?到时候不会嫌弃我吧?”

    “嫌弃!大大的嫌弃,嫌弃你小子怎么不早点来!”秦正国一本正经地说道,这话一出口两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对了,今天正好有个事想找你打听打听。”吃了片血肠,孙四喜想到了什么开口问。

    “问吧,对于你我可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呵呵,也不是什么大事,你在香江比我方便多了,回去后帮我打听一下就行了。”孙四喜笑道,接着就认真说了说拜托秦正国的事。

    听完孙四喜讲的内容,秦正国手里拿着酒盅思索了起来,考虑了片刻问:“你们单位这是要转型?”

    “对!”孙四喜点头道:“不转不行呀!接下来改制后总不能继续生产雷达吧?这没了部队订单这雷达卖给谁去?老百姓也不用这玩意呀。厂里前些时候开了个内部会,一致认为得从其他方面想办法。”

    “我们厂是电子厂,有电子设备的生产经验,现在市民上最好卖的电子产品是那些?无非就是录音机、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这些了。”

    “前几天我不是陪领导出差么?主要为的就是这个事。要改制首先需要改变产品,但好的产品目前国内技术不行,最便利的就是引进国外的生产流水线。一条流水线价值不菲,可不是我们七厂能拿得出钱来的,必须求上级部门的支持,说白了这次去奉天就是要钱去的。”

    “钱要到了?”秦正国问道。

    孙四喜点点头,接着又摇摇头:“不能说要到,也不能说没要到,原则上上面领导是表示同意的,但是这个原则上的说法你也清楚是怎么回事。所以接下来我们单位必须尽快拿出实质性的方案,把报告递上去审批,如果讨论通过上级批下来,这个事基本就成了。”

    “我明白了,这个事我回去帮你打听,你们自己有什么方向没有?”

    “基本就在我前面说的几个产品类别,其中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这三类是重点,至于从那国引进具体得看对方的报价,这次过去正好碰到省里外贸的同志推荐了一家意大利的公司,叫什么来着,名字有些拗口,让我想想……”

    回忆了片刻,孙四喜一拍大腿:“想起来了,叫齐洛瓦!”

    “齐洛瓦?怎么写,做什么产品的?”

    “怎么写我也不清楚,我得回去问下领导,这个名字是洋文音译的,不过做什么产品我知道,说是做冰箱的。”

    秦正国点头表示明白,把这个事记了下来。

    老朋友的忙他肯定要帮,何况这件事做好了对孙四喜的前途也是大有利的。另外秦正国也注意到无线电七厂选择这些产品的路子还是对头的,眼下国内电子产品最好销的的确就这些,除去几家老牌厂家有生产,大多数都是进口的。

    进口的产品贵,普普通通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就要好几百甚至上千,这在如今月工资才几十元的时代价格实在是离谱。

    哪怕是国产的也不便宜,仅仅售价上比进口的稍好些,除去钱外还需要工业票(各类电视机票、洗衣机票、电冰箱票)等等,可就算卖这么贵,依旧供不应求。

    如果无线电七厂真的能够引进一款产品并且投产的话,那么这次改制就算是成功的。作为牵针引线的孙四喜来说,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自然不小。

    既然孙四喜目前不打算离开老单位,那么在这方面帮他一把,秦正国还是很乐意做的。

    这顿饭足足吃了三个多小时,可依旧剩了不少菜。

    剩菜没关系,秦正国早就准备好了,提前弄了个铝饭盒打包,给孙四喜带回去吃。

    除了打包的饭菜外,秦正国还给孙四喜准备了一份礼物,相比给家人的礼物略有不同,除了一对梅花牌手表外,还有一个小巧的索尼随身听,这款随身听在国内根本就没有,是秦正国从香江带回来的,用的是口香糖电池和外接电池,让孙四喜见了顿时爱不释手。

    第二天星期天,孙四喜也没在家休息,直接就去宾馆找了秦正国,把昨天说的那家意大利的公司具体名字交给了秦正国。

    本来秦正国还打算留他午饭的,却被孙四喜拒绝了,说出差这么多天一直没在家,昨天一回来就和秦正国喝了一晚上酒,明天周一上班,今天难得周日要回家陪陪老婆孩子什么的。

    秦正国也不勉强,把孙四喜送出宾馆后见着他上了自行车远去,之后想了想径直就去了大哥家。

    二姐和二姐夫六子婚礼后暂时没回去,这两天暂住大哥家。

    到了大哥家,正好人都在,秦正国进了屋坐下给大哥和二姐夫递了烟,随后看了一眼二姐,心里不由得有些感慨。

    兄弟姐妹中,二姐从小就是最漂亮的,可这么多年过去,比大姐还小了几岁的二姐却憔悴的比大姐看上去年龄还大,再加上她一身简朴的穿着,在外面人家以为她是年近五十的中老年妇女说不定都有人信,谁能知道二姐现在连三十八岁都没到呢。

    二姐夫同样也是如此,他是关内人,比二姐大一岁,今年四十都没到呢,可看上去却和老秦快差不多了。

    两个人是知青时候认识的,在下乡的地方结了婚,后来生了孩子。由于当时已经成家了,也各自在公社有了工作,所以在知青返城的时候两人商量后考虑到孩子因素就没回各自的老家,而是留在了当地。

    二姐一家之前过的尤其难,再加上他们知青的身份又不是当地人,还受到了一定的排挤。

    生活的地方又是偏僻的村镇,条件实在是不怎么样。亏的这几年秦正国暗中帮衬,这才渐渐好了许多。

    “二姐,姐夫,前两天说的事你们考虑好了么?要是没问题这个事就这么定了,接下来我来帮你们办。”

    秦正国也没绕弯子,直接开口问道。

    二姐夫抬眼朝秦正国看去,接着下意识又看了看身边的爱人,一副拘谨的表情。

    二姐对自己弟弟倒不像丈夫那些,想了想说道:“五子,这事我们两个讨论过了,好是好,可是……”

    “别可是了,觉得好就行了。”不等她把话说完,秦正国就道:“这些年你们留在那边也早就呆够了,那边既不是你的老家,也不是姐夫的老家,说白了都是外来人。”

    “既然是这样,去哪里不是一样的?再说在那边吃苦难道还没吃够?瞧瞧你们现在的样子,看得我实在是心疼,何况你们就算不考虑自己也得给孩子考虑考虑啊!家里几个孩子都不小了,留在那边又有什么出息,难道你们打算让他们和你们一样不成?”

    “小五说的对,这个事就别磨蹭了,小五也不是外人,自己兄弟你们担心什么?难道他还会委屈你们不成?听小五的,这事就这么定了,直接去南方生活,另外你们去了,爸妈那边我们也好劝,要不凭着爸那个臭脾气……”大哥在一旁说道,这件事和二姐他们说了好几天了,可二姐二姐夫一直迟疑不决,眼看着日子一转眼就过去,大哥也有些心急。

    “小五,您说的好归好,可如果我们去了人生地不熟的,万一……”二姐夫犹豫地问道。

    “我说姐夫,你也真是的,哪里来这么多万一?现在你和二姐又没正式编制,一个普通社员算得了什么?还能变财主不成?你们放一百个心,去了南方工作什么的全我来安排,住的地方也不用发愁,孩子上学也保证没问题,只要你们现在点头,这个事全包我身上!”

    说完,秦正国想了想又道:“对了,如果爸妈也去就最好了,到时候还能有个照应,假如他们不肯去就先让他们搬奉天去,大姐、三姐那边我也有安排,想去的都没问题,大哥说了暂时不去,但以后如果想去只要说一声,一切都没问题!”

    二姐和二姐夫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各自已经动了心,最后还是二姐代表一家子点了头,终于接受了秦正国的好意。

    见二姐一家总算答应了,秦正国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很是高兴地笑了起来。

    第623章 安置

    二姐二姐夫点了头,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

    对于这个二闺女,老秦心里一直愧疚,如果当年他在位时伸手拉一把的话,二闺女一家也不至于过成这样。

    退休后,老秦倒想起帮二闺女的心思了,可那时候他已经不在位置上了,人走茶凉,想使力也使不上。

    求了人,却一无所获。老秦有没有后悔外人不知道,但他心里肯定是不是滋味的。

    这一次,秦正国回来,提出了把二闺女一家办到南方去,老秦嘴上不说心里是赞同的。再怎么着,南方总比邻省的乡镇好吧?何况秦正国和二闺女是亲姐弟,小五子虽有这样那样的不是,但对家人是没得说,绝对不会坑自己的姐姐姐夫,老秦也放心。

    借着这个事,大哥私下和母亲聊了聊,提出了让老两口也一起去南方的建议。

    对这个建议母亲是动心了的,而且大哥还告诉她,大姐和三姐那边秦正国也有关系帮忙办过去,只是要晚二姐一些日子罢了,而自己虽然不会去,可儿子以后考大学,说不定会考那边的学校,未来的又谁说得清楚呢?

    至于六子就更不用说了,老两口去了南方,这边的房子就空出来了,正好给新婚的六子小夫妻两人住。等往后他们有了孩子,到时候如果想去南方也没问题,这些五子都包了。

    就这样,母亲和老秦说了这个事,初一听老秦的脑袋就摇成拨浪鼓,死活不答应。还说什么故土难离,在老家有老同事老朋友什么的,去了南边一个人都不认识,再加上南边的话他们又听不懂,吃的也不习惯,去了干嘛等等。

    对于老秦的反应,大哥早就预料到了,也提前和母亲说了说。

    一辈子都夫唱妇随的母亲这一次没听老秦的,直接反驳他说的这些,把许多事掰开再揉起来说了个一五一十,再加上之前借钱的糟心事和秦正国回来后那些人的嘴脸,直接就撕破了老秦的幻想,把事实摆在了面前。

    “南方怎么了?南方就不是我们国家的地盘了?再说了,都说南方的天气养人,你都大多岁数了?这一到冬天腰腿就不行,小六子刚结婚,难道你就不想看看着孙子孙女以后叫你爷爷?”

    “还有!我们老两口和小六子住一起,你觉得合适?人老了就不要讨嫌,搬南方去不是蛮好?另外二闺女那边你心里就能放得下?这么多年了,你这死老头子心还这么硬?”

    母亲毫不客气地说了老秦一通,说的老秦心里冒火,却无法反驳。

    母亲说的都是事实,老秦虽然心里不舒服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而且母亲还提到了二闺女和小五子的事,这些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天晚上,老秦翻来覆去没睡好,第二天又琢磨了一整天,最终勉强答应了下来同意和二闺女一家去南方看看。

    但老秦还是说了,如果南方住不惯的话他还是要回来的,对于这个秦正国是满口答应,心里却根本不这么想。老爷子就嘴上说说罢了,到时候还真会回去?根本不可能的事,再说了,就算是真要回去,秦正国也可以在奉天给他们老两口重新安排,再回老家干嘛呢?

    在老家呆了不少天了,等说服了二姐一家和父母后,秦正国就马上做了安排。

    他和大哥先陪着二姐一家去了邻省,把家里的破烂家当处理了下后,就带着二姐一家重新返回了老家。

    回来后,父母这边也做好了准备,秦正国让人订好了机票和来时一样先到奉天,再从奉天坐飞机直飞羊城。

    走的那天,大哥、大姐、三姐还有六子夫妻一起去送行,大姐和三姐一家要晚点去羊城,毕竟他们都是有正式工作的,不像已经退休的老秦夫妻和根本没正式工作的二姐一家。

    所以秦正国得先安排好他们的工作调动,等处理完这些事后再过去。

    大哥一家虽然不走,但大侄子已经有了考羊城大学的想法,等孩子考上大学,以后也会在南方落户,未来大哥夫妻哪怕工作不调过去,也会经常去那边看看孩子。

    小六子见父母和二姐和秦正国他们一起出发,脸上满是羡慕。瞧他这个样子,秦正国笑呵呵地把他拉到一旁说了几句话,小六子听后顿时笑着点点头,回来后又低声和他的媳妇说了几句,他媳妇也显得很高兴。

    一路很是顺利,当天到了奉天后考虑到旅途劳累暂住了一日,第二天上午的飞机直达羊城。

    等到了羊城,欧爱民开着一辆面包车去机场接了秦正国一家,然后就把他们拉到了一个地方。

    这里是市区的一处骑楼,已经被秦正国给买下来了。

    房间很好都重新装修过,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当看见比自己家好了不知道多少倍的新家后,二姐一家满面都是惊喜,几个孩子跑来跑去看着他们的房间,一个个脸上满是喜悦,他们怎么都没想到秦正国会给他们安排的如此妥当。

    老秦没说什么,可心里也是满意。地方大,条件好,这根本不是老家能比的。而且和老家相比,处在改革开发前沿的羊城可要繁华多了,就算是奉天也没办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