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章 各方反应
国家的布局,是必须未雨绸缪的。礔 尽管大唐如今还未发兵东征,但大唐周边的邻国都很清楚,这一次东征,高句丽必无幸理。 贞观年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那场战争究竟是胜是败,后人众说纷纭,但至少能肯定,高句丽已是元气大伤。 元气大伤还不够,大唐撤军后,对高句丽实行坚壁清野政策,也就是焚毁高句丽境内的粮田,农仓,时常越境掳掠高句丽的青壮人丁,以及封锁高句丽国境周边,禁止通商等等。 这些政策直到李治登基十几年后,辽东的边军仍在一丝不苟地执行。 高句丽这种典型的山地国家,哪里经得起大唐如此针对,如今早已是饿殍遍野,十室九空,其国已奄奄一息,王臣失进取之意,将士无征杀之心。 大厦将倾,只需一根手指轻轻一推,它将轰然倒下。 大唐如今正在筹备的,便是伸出这根手指,彻底将这个国家从地图上抹去。礔 周边的邻国都不是傻子,自然早就看清了形势,于是尽管高句丽还未灭国,新罗国却开始未雨绸缪,盯上了百济国的土地。 新罗使臣行贿朝臣的事本来心照不宣,受了贿的自然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有的已经开始暗戳戳书写奏疏,准备上疏进谏天子放弃百济了。 然而贿赂的事一夜之间被捅了出来,闹得满城风雨,受贿的朝臣们顿时哑口无言,人人自危。 舆情汹涌之时,莫说劝谏天子放弃百济,他们自身都难保,事情若闹大,天子震怒下令严查,收了新罗贿赂的人一个都跑不了。 ………… 四夷馆内。 吐蕃使臣扎西勒神情兴奋,在并不宽敞的斗室内来回踱步。礔 明明只是代吐蕃大相来长安朝贺大唐天子,万万没想到,新罗国那群猴子居然爆了这么大一个雷。 吐蕃与新罗虽说一个在西,一个在东,中间隔了一整个大唐。 但这次新罗使臣搞出的事情,却跟吐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快,派出快马回吐蕃,禀报大相,就说新罗欲收百济,唐国朝野非议四起,臣如何行事,请大相速速回信示下。」 一名随从不解地道:「新罗与唐国的纠纷,与咱们吐蕃何干?」 扎西勒深深看了他一眼,此刻的他,已不似粗犷耿直的做派,眼里闪过一道精光。 「你可知唐国天子接下来要做什么?」扎西勒问道。礔 随从不假思索回道:「东征高句丽,据说唐国已开始筹备粮草军械,日夜操练将士。」 扎西勒叹了口气,道:「如今高句丽孱弱,灭国已毫无悬念,那么唐国灭了高句丽之后,你可知唐国天子接下来要做什么?」 随从迷茫摇头。 扎西勒目光望向太极宫方向,叹道:「接下来,唐国便要西征了,准确的说,要与我吐蕃决一生死了。」 随从大惊失色:「唐国怎敢……」 扎西勒冷笑:「唐国怎么不敢?天可汗的子孙并未弱了他父亲的威名,这位唐国天子之英明,可丝毫不逊他父亲,他对唐国未来十年,甚至数十年的谋划,都是清清楚楚的。」 「大唐物产丰富,良田甚广,积攒一两年的国本便可支应起一场大战,而我吐蕃土地贫瘠,自吐谷浑惜败撤军之后,元气一直没有恢复,大相如今的身体也……」礔 扎西勒叹道:「若唐国灭了高句丽,那么我吐蕃的亡国之日亦在眉睫,吐蕃是大唐的心腹之患,只要他们能腾出手,一定会出兵征伐我们的。」 说着扎西勒脸上露出狰狞之色,咬牙道:「所以,我们不能让唐国灭高句丽灭得 太轻松,就算灭了它,也不能让半岛诸国安宁,定要制造事端,牵制唐国的力量,使其无力西顾,给我们吐蕃积攒国力争取时间!」 ………… 四夷馆的另一头,新罗使臣金文颖正在屋子里大发雷霆。 此时的他像一头暴怒的狮子,任何敢接近它领地的动物都会被他撕成碎片。 「究竟是谁在长安城里传出的流言?究竟是谁!」金文颖怒道。 「我们已说服了唐国十余名朝臣疏议百济之弃留,是谁将贿赂一事传出去的?」礔 一名不配拥有姓名的随从惶恐道:「金将军息怒,我新罗使团断无人敢泄露半个字,此事绝非我使团内部人所为。」 金文颖冷冷道:「知情者只有咱们使团和受贿的二十余唐臣,不是咱们泄露出去的,难道是那些唐臣嫌命长了自己跟别人说的吗?」 「如今闹得满城风雨,整个长安的人都盯着我们新罗使团,教我们动弹不得,不知何方贼子坏我大事,用心何其歹毒!」 随从讷讷道:「金将军,接下来咱们怎么办?」 金文颖怒道:「还能怎么办?只能安安分分留在四夷馆,什么都干不了!此事恐已上达天听,若唐国天子心生警觉,新罗收纳百济将永无可能,甚至唐罗联盟也将破裂。」 随从小心翼翼地道:「如今满城风雨,我们要不要主动向唐国天子上表,就说所谓行贿唐国官员一事皆是子虚乌有,是敌人在挑拨唐国和新罗的关系……」 暴怒的金文颖突然冷静下来,甚至朝随从露出了和煦的微笑。礔 「来,你过来,凑近点儿,把你的猪脸伸过来!」 啪的一声脆响,金文颖恢复了暴怒状态,大吼道:「你要不要敲锣打鼓告诉天下人,这事儿跟咱们新罗一点关系都没有?」 「欲盖弥彰,不打自招,使团里怎会有你这种蠢货……对了,你是谁推荐进使团的?你是专门一路跟来蹭饭的么?」 ………… 太极宫。 流言喧嚣的下午时分,一份奏疏出现在李治的面前。 「……臣代新罗国主向大唐天可汗陛下发誓,京中流言之说,是有人恶意造谣生事,妄图离间大唐上国与忠心臣藩新罗的关系。」礔 「所谓新罗国使臣行贿京中朝臣一事更是子虚乌有,毫无证据,求天可汗陛下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