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将军的读书郎在线阅读 -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210节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210节

    就算是朝廷的抵报慢一些,可身为亲弟弟,京中就没有人,给他送信吗?

    他猜测,或许是有,可能是被人给拦住了,至于更深层次的猜测,温润愣是没敢去细想。

    哪儿能跟朝廷的抵报,前后脚呢?是不是太慢了啊?

    只能吩咐家里人一切小心谨慎。

    杨大叔带着三位乡老来找温润:“辛县令的事情,还要继续吗?”

    “继续!”温润一咬牙:“咱们必须要让辛县令,成为知府!”

    这样的话,起码六年之内,他们应该安全无虞,因为知府的任期,虽然也是三年,但可以连任一届,也就是六年的时间。

    有了这六年的时间,他们干点什么不行啊?

    不求辛明给他们徇私枉法,只求公平以对。

    作者闲话:

    江湖所居住的小区前面的那个小区,出了一只羊……那位是个业务员,从外地回来的,居家隔离七天,他第二天就出门了,跟人去吃饭……为此,好几个小区,全封了!

    第202章 万民伞

    皇太子薨了,天下不说全都披麻戴孝吧,但是百日之内,不能有喜事,更不能有娱乐项目,比如说秦楼楚馆,戏园子等等,都要关闭,歇业百日。

    也就是百日不得闻喜乐。

    所以辛明大人升任知府的喜事,也没多么宣传。

    去年腊八,辛明大人得到了百姓们赠送的腊八粥。

    小年的时候,有乡老们联合起来,给他送了灶糖。

    过大年的时候,手下的所有人,联合起来,一人一文钱,整个县城的人们,给他买了一头大肥猪,让他在县城,过个最肥的年吧,毕竟这可能是他在县城里,过得最后一个年了。

    把辛夫人感动的不得了。

    大年初二的时候,有名有姓的夫人,竟然争相邀请县令夫人去自家,说这里永远都是她的娘家。

    县令夫人感动得直落眼泪。

    初六的时候,百姓们给他送礼物。

    大到一个很舒服的太师椅,小到给孩子们缝的小布老虎,这都是百姓们给他的礼物。

    正月里衙门开印之后,府城的消息传来,他年后过了二月二,就可以等待交接,三月清明节之前,到府城上任。

    结果还没等他大摆宴席,邀请父老乡亲们,吃一顿好的,就来了消息,皇太子薨了。

    辛明大人十分的不高兴,但是又不能说什么。

    毕竟皇帝失去了皇太子,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错的,他只能哭丧着脸,宣布了这个消息。

    皇太子薨逝,连吃猪肉头,都不喜庆了。

    吃过了猪头肉,辛明大人就要离开永宁县了,他带走了他的全部班底,而来接任的新县令,是辛县令的好友,叫欧震,字雨辰。

    跟辛县令差不多,他也是拖家带口的上任,而且他的妻子,跟辛夫人,竟然是闺中密友呢。

    这下子,很多人都不担心,辛县令会人走茶凉了。

    毕竟来的是他的好友,而且没带多少人,可是他在这里,早就跟辛大人沟通过了,他将县丞给了徐家堡堡主的嫡长子,徐发,徐长发担任。

    县尉的位置,他提了元刀来接任;而元刀的位置,给了马三儿。

    马三儿成了捕头,更加的威风了。

    大家都来拜见过新的县令大人,同时,辛知府第二天就要离开永宁县了。

    彼时,天气转暖,家家户户开始给春耕做准备,青草冒芽,迎春花儿开。

    第二天的天气不太好,阴呼呼的,眼看这就要下第一场春雨了,空气里有潮湿的味道。

    辛知府知道自己要上任,可赶上了皇太子薨,他这也喜庆不起来。

    虽然想高兴,但是不行,日子不对啊。

    所以辛知府只能起个大早,希望悄无声息的走掉。

    欧震带着整个衙门的人送他一家子:“去了府城,可就要请你多多关照啦。”

    “咱们不用那么客气,我是你上司,有什么事情,我给你扛着,但是你可不能坑我啊。”俩人关系很近,说话也不用客气:“你的事儿,看着办,我的事儿啊,你也给我办好。”

    “知道,知道了。”欧震道:“我送你到城外。”

    “当然了,我以后可是你的上司啦!”辛明大人乐呵呵的道:“希望三年以后,你也能做我的位置。”

    “我会努力的!”欧震一握拳:“步步高升啊!”

    他们一伙人往外走,因为是清晨,太阳都没升起来呢,他们一伙人就到了城门口,正好赶上城门开启。

    一行人往外走,直奔五里亭,就是迎客亭和送客亭所在地。

    以前那里破破烂烂,如今却收拾的焕然一新。

    那里如今已经站满了人。

    温润让人弄了个万民伞在这里放着,很多人看着这把伞,简直目光复杂!

    “这个东西,真的能行啊?”张大爷看着这个庞然大物:“怕犯忌讳呢!”

    “不会,这个东西,可难得了。”温润道:“没泄露消息吧?”

    “没,有的人都不知道按手印是干啥的。”张大爷道:“幸好是很多人都在按手印,也不可能是做啥坏事儿,要不然,还真弄不到这么多人的手印儿呢。”

    温润乐了:“嗯!”

    万民伞这个东西,是清朝的时候,出的产物,当时的绅民为颂扬地方官的德政而赠送的伞。

    并非为了遮风挡雨,而是用来显摆的。

    伞上缀有许多小绸条,上书赠送人之名氏。

    万民伞在清代,地方官离任的时候,这个地方的绅商都得表示一点挽留的意思,比较通行的方式是送“万民伞”,意思是这个父母官,像伞一样遮蔽着一方的老百姓,送的伞越多,表示这个官越有面子。

    如果在这个官被撤职或者降职的时候,当地还有人送伞,甚至拦轿,说明这个官绝对是个清官或者好官,而且当地人同时又有情有义。

    那么上官就该将此人的事情,重新审理一遍,以防止有冤枉人的事情发生。

    毕竟如果是个坏官员的话,当地百姓不会如此反应。

    故而这万民伞在当时,是官员升迁必备的东西。

    没有这个东西,都不能说自己清廉如水,爱民如子。

    清官离任自然有人送伞,而那些贪官离任时为了保全面子,也要想方设法弄把万民伞装点一下门面。

    到了晚清,这一风气愈演愈烈,直至成为了官场上的一种陋习。

    温润前生可是研究过万民伞,甚至见过光绪年间的万民伞,那可是一件文物。

    所以很早以前,他就让人偷偷地制作了这把万民伞,只不过清朝的时候,这上头的图案,绣的可是团龙,但是在本朝,这是僭越。

    可是大罪之一,且没人会绣团龙图案啊。

    所以改成了梅兰菊竹四君子的图案,这个不犯忌讳。

    偷偷摸摸搞了这么多事情,就差这临门一哆嗦啦!

    等到辛知府跟欧县令到了跟前儿,看到这么多人,沉默的站在这里,乌泱泱的一大群人。

    “这是干什么呢?”欧县令回头看了一眼他带来的人,也就百八十号人,县衙里的人都来了。

    可也架不住,对方人多啊!

    这可漫山遍野,看起来成千上万啦。

    “上伞!”温润让杨大叔,喊了一嗓子。

    杨大叔就喊了,这动静很大,对面的人一片茫然,上什么东西?

    杨大叔就跟几个村长一起,打起了一把伞。

    这把伞大的很夸张,用的是绸子做成伞面,就是绸子用的是天青色。

    对称的四个方位分别用金丝绣着四君子的图案,图案之间采用盘金绣技艺绣了十五位乡老的名字。

    内衬用黑色的绣线,绣了“辛明大人离任,百姓泣泪送别”的字样。

    伞圈的底端点缀有绿丝编织的流苏,丝网上贴有装饰用的银色片儿。

    而内里空白处,有很多细小的签名,全都是人名,密密麻麻的看着都让人眼晕。

    还有红色的手印,像是一朵朵盛开的小花儿。

    伞上还垂下来八个长条锦缎,代表的是永宁县名下的八个村子。

    温家庄,徐家堡,芦花村,柳树沟,树林场,马家庄和莲花坳。

    最后加上县城,正好八个地方,用的是海蓝色的缎带做成,代表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会儿正好下起了丝丝缕缕的细雨,这把大伞也正好给辛知府遮了雨。

    “这么大一把伞?”不管是辛知府还是欧县令,看得眼睛都直了。

    “这个,不违制吧?”俩人想的都是同一个问题。

    好像皇帝打的那个黄盖伞,比这个大,但是这个制作的怎么就成了这样呢?

    “这是本地百姓送给辛大人的一把万民伞,希望可以给辛大人遮遮风,挡挡雨,多谢辛大人在这三年里,对我们永宁县百姓们的照顾!”杨大叔他们扶着万民伞,直接撂在了辛大人的马车上,拿下头有个座儿,正好放上面:“青色代表青天,蓝色代表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辛大人,一路顺风。”

    “辛大人,一路顺风!”所有人都齐声呐喊,但是没人跪下,而是伸出手来,晃了晃。

    辛明觉得眼眶子发热:“多谢父老乡亲们!”

    他是官身,不可能跪下,只好团团作揖。

    辛夫人也被惊动了,她没想到,老爷在这里这么受欢迎。

    不由得下了马车,跟着辛明大人一起,他作揖,她道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