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 第151节
书迷正在阅读:女配自救靠美食、沙雕刀姐靠武力值爆红了、夫郎是个娇气包、男配飞升请勿扰[快穿]、彷徨之门、美人回首万里、舞动白马、超市小哥是隐藏土豪、我成了何大少爷的新宠、人浪中想真心告白(1v2,父子丼)
“诶,小娃,小娃等等,你刚才说啥?啥生儿子的诀窍?” 这杂货铺老板姓张,叫张大河,今年已经快四十了,与家中妻子感情很不错,但无奈的是夫妻俩连着生了五个孩子都是哥儿姑娘,没有一个男孩,让夫妻俩很是失望。 他们夫妻也不是嫌弃姑娘哥儿,就是想要个男孩传香火,因为这个时代的人普遍觉得没男孩,就是绝户,要被人欺负和嫌弃的。 所以张大河反应才会如此激动。 旁边几个邻居铺子的老板虽不缺儿子,但也很好奇,也都纷纷跟着围上来,七嘴八舌询问, “哎哟,生儿子这种事情还真有诀窍啊?” “这么大大咧咧的喊出来,真的假的?” “小娃,你这个娱乐邸报,到底是个啥……” 这些出来卖报的报童,原本都是街上的乞儿,一点都不怕生,对于这份让自己能够穿上暖和衣服,吃饱饭的工作更是慎重又认真。 见周围来了不少好奇的人后,报童这才露出练习过很多次的讨喜笑容,大声的讲解, “我不是小娃,我是京城第一娱乐报社的报童。各位叔伯们好,今天是我们报社第一期邸报的发行日,邸报上面刊印的是京城各大趣事趣闻……” “我不识字,给叔伯们讲也讲不明白,一份邸报五文钱,叔伯们若是好奇,买一份回去观看即可。” 说报纸古代人可能要蒙圈,但说邸报大家就能理解,因为这个时代是有朝廷邸报存在的。 而五文钱在京城就是两个肉包子的事儿。 围住报童的几个都是店铺老板不缺这点,实在好奇那所谓的生儿子诀窍,立马就讨钱买了一份。 他们还都识字,不用去找书生念,自己站在原地就看了起来。 然后……这一看就停不下来了。 文章是用白话文方式写的,还有标点符号断句,内容很好理解,是以第一视角写的。 首先,文章开头就先表明了身份。 【大家好,我是京城第一娱乐报的总编辑乔楠。报如其名,我们报社的邸报,主要刊登内容就是京城的趣事趣闻,给大家带来愉悦和快乐为主……近期,京城最备受关注的事情,便是国子监学子刘某,哥扮男装读书之事……】 然后,文章中简单总结了下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方便大家理解。 当然,其中难免夹带私货,总结的时候把刘钰形容得比较正面和悲惨。 【针对这件事情,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我们应该关注的,并不是刘某哥扮男装这点,而是从这件事中,我看到了“有教无类”四个字的悲哀,以及无知和愚昧……】 【都说教书育人,难道哥儿女子就不是人吗?不需要开智明理吗?再言,相夫教子,一个愚昧无知的妻子夫郎,又如何替丈夫教养儿女?】 【所以,我个人觉得在读书学习面前,无论男女哥儿都应该受到相同的教育,哥儿女子去书院读书并不可耻,我们反而应该高兴。因为这是我们景朝走向繁盛的开端……】 对此,俞州写了一堆后世常见的大道理,高帽子上去,成功将刘钰事件的重点转移。 反正大部分人都成功被带偏了。 不少男子看到这里都纷纷点头,觉得有道理,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妻子,怎么帮他们教孩子?男人又不可能每天呆在后院,和孩子相处最多的还是母亲母父。 嗯……妻子夫郎有学问确实很有必要。 不过,这既然是一篇犀利的点评稿子,自然不可能通篇都是这种平和的讲道理。 所以很快,文章就开启了嘲讽输出模式。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而我也很好奇,大家都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然后我们报社的记者们就出门进行了一趟暗访,带回来的结果着实让我觉得开了眼界。】 【有人说“刘某哥扮男装在书院与一群男子同吃同住,实在伤风败俗”……对此,我只能说这位兄台可能学识有限,未曾有幸到书院一观,不知书院情况,读书太少确实不能怪你。】 【当年战乱岁月,我辈先祖为保家园,无论男女哥儿老少,皆是提刀上阵,众人同吃同住,毫不避讳。】 【这也是伤风败俗吗?不,这是保家卫国,这是英勇无双。】 【战时岁月哥儿女子可提刀上阵,太平年间哥儿女子可执笔教儿育女,这头顶的天,哥儿女子也顶了一半,这份功劳不能被忘记。】 看到这里的百姓不禁都沉默了。 接着往下。 【还有人说“刘某被廖某瞧见哥儿贞洁印记,没了清白真是该浸猪笼”……非常抱歉,写到这里,我实在有点想笑。】 【因为我不太明白清白这两个字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既然兄台说有贞洁印记,那又何谈不清白之说?是否相互矛盾?】 【如果这样就是不清白了,就应该浸猪笼,那么拥有无数姬妾的男子又算什么?又该怎么办?】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和疑问,各位要是觉得有什么问题意见,可以向我们报社投稿表达。】 【但是我得提前说一句,如果不能解答我以上的疑问,那么我个人不接受反驳,谢谢。】 看报的男子们:…… 【好了,刘某哥扮男装读书的礼教争论就说到这里,接下来我们说说从这件事情引出来的“生儿子”问题。】 【刘某会哥扮男装,说到底不过是因为刘夫人生不出儿子。可是,生不出儿子,真的是刘夫人之错吗?】 【不不不,今天,我就要在这里告诉全天下人一件事,那就是生不出儿子,真的真的真的不是哥儿女子之错,而是男子本身的血脉遗传问题。】 【看到这里的人先不要急着反驳,因为我是有证据的……】 接着,文章中便用苏家人强大的双胞胎遗传经历,给大家科普了一下性别遗传的问题。 毕竟不这样的话,给古代人说什么‘xy,xx’的基因,古代人又听不懂。 而用苏家的例子来证明,就非常清楚明白了,要知道苏家可就是以一己之力,改变了西河村老家乡亲们对于生儿生女认知的。 另外,文章中还科普了一下滴血验亲的不靠谱常识,这种严重害人的错误认知,必须趁此机会广而宣之。 【所以,生儿生女真的全看男子运气,与其责怪别人,或者乱吃偏方,奉劝各位男子不如好好锻炼体魄,修养身体,如此才能拥有健康的子嗣。】 【不信的大可去打听验证,看看你身边身边的例子……】 【另外文章的最后,我想在这里向朝廷请求一件事,刘某哥扮男装进国子监读书,王法面前的确不可不罚,但我愿向朝廷进献曾获得的孤本《文字拼音》之书,以此功劳换取此案从轻处理。】 【我并非是身为哥儿便为此同情,我只是想问这天下的郎君们一句,圣人所言,有教无类可真否?】 一篇点评稿子到此结束,但邸报内容却还并没有结束。 在邸报的后面版面,还刊登了几篇刘钰在书院的策论和诗词所作,但凡有鉴赏能力的读书人,都能从中看到刘钰的才华。 ******* 这期娱乐邸报展现在众人面前,自然是褒贬不一。 有比较固执迂腐的人,觉得这篇文章毫无辞藻可言,真是文笔庸俗,内容荒唐无稽。 当然也有比较理智的人,觉得这篇文章通俗易懂,其中言语十分令人发醒。 短短半天时间,就在京城之中掀起了一阵强大的讨论。 读书人们的关注点自然在哥扮男装读书之事上,各大茶楼酒馆之中,处处都是激烈的争论。 “虽说哥扮男装去书院读书,确实有所不妥,但这邸报文章说得也没错,一个愚昧无知的妻子夫郎,如何替丈夫教养儿女?不管是不是哥儿女子,向往读书这件事情本身没有错。” “有教无类可真否?这话当真是问到我了,我竟无言回答……” ——这是理智赞同的。 “这什么娱乐报简直就是妖言惑众!哥儿女子扮做男装到书院读书,就是伤风败俗,不知廉耻。” “此等之人必须严惩,此等文章必须封掉,自古哥儿女子就是从四德,这规矩决不能坏……” ——这是迂腐不赞同的。 而相较于读书人在礼教方面争论得不可开交。 百姓们的对那些礼教争论就不感兴趣了,大家的注意力全在“滴血验亲是错误的”“生儿子是男人的问题”等等这些事情上。 这也很正常。 百姓们整天为了生计忙碌,家中的男人当牲口使唤,哥儿女子当男人用着,为了养家糊口,家里的哥儿女子们经常出门抛头露面。 所以,从四德的礼教,其实对底层百姓束缚没那么大,大家更在意吃饱穿暖四个字。 因此百姓们看完邸报后反应大多都是这样的…… “哎呀妈呀,这滴血验亲真是错的?什么人的血都能融一起啊?” “是真的,之前那齐南伯府认亲之事,就传过这消息,我回家还试过呢,这人血和猪血鸭血都能融呢!” “啥?生不出儿子是男人的问题?真的假的?不会吧,孩子又不是男人肚子生,咋能怪男人呢?” “生不出儿子咋就不能怪男人呢?都说传宗接代,传的是男人种,你往那田地里面下麦种,它能长出稻子来?” “这……好像有点道理。” “这什么娱乐邸报上面不是说了,现在那齐南伯府苏家就是例子,他们家生双胞胎儿子的能力,到了第四代都还没变!” “回头咱们上伯府苏家去瞧瞧,就知道这邸报说得是不是真的了……” 百姓们议论纷纷。 虽然男人们特别不想接受,家里婆娘生不出儿子是自己问题这个真相,但娱乐邸报上说得有鼻子有眼,还有例子证明,就让人很忐忑了。 最重要的是……夫郎娘子们,都特别愿意坐实这个结论。 此刻,京城之中但凡底气足点,性格强势些的夫郎娘子,都不允许自己相公反驳这件事。 敢反驳?今天揍完不给做饭吃! 这些哥儿女子的夫君:…… 平民夫郎娘子们就是如此彪悍。 …… 各家府宅后院之中的哥儿女子们,看完这篇娱乐报后,不少人也是心情激荡,情绪激动。 这些贵女公子们虽没有扮男装去书院,但一个个也都是在家中请夫子教导饱读诗书,有才情的大有人在。 在看过茶楼话剧《梁祝》后,众人心中便被刺激了一番,觉得那句我辈哥儿女子不输儿郎的话很有道理,对于自己有才情却无处可用,只能困于后院的现状非常不满。 还有平日里的各种礼教规矩,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也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待看到乔楠一个哥儿为了帮刘钰说话,竟然不惜在邸报上发表如此犀利直白的嘲讽言论。 甚至为了帮刘钰求情,还想进献孤本书籍功劳去换,尽管大家不知道《文字拼音》是什么书,但不妨碍大家知道那肯定是好东西。 刘钰哥扮男装去书院固然有错,但错不至死,也非他一人之过,乃是世道所逼。 刘钰被人看到贞洁印记,也不是他的错,也并非丢失清白,真正应该被谴责的,应该是起了害人之心的廖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