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在线阅读 -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54节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54节

    第64章

    嘱托

    大娘和齐五郎过来后的第二天,韩氏族人也来了一趟韩家。

    不过虽是同族,其实关系已经比较疏远。若非如此,当初原身被问罪,这些人少不得也会被牵连。之前一直不敢做联系,这次他们过来,未尝没有修复彼此关系的意思。

    实在是韩家整个家族没落,如今就属韩彻即将任职的柏州刺史官职最高。

    族人们携带着礼品上门,韩彻也都让人逐一收下。这一收,便也意味着之前不联系产生的那点隔阂就此抛开。

    族人们顿时全都松了口气,便扬着笑脸连连夸赞韩彻。

    “幸得圣上宽宏,此次去往柏州,定当恪尽职守,臻于至善。”韩彻一脸肃然道。

    “柏州虽偏僻荒凉,但想来以二郎之才干,必能做出一番成就,不负圣上之恩。”

    “正是……”

    族人们纷纷说着一些场面话,韩彻也回已他们同样的场面话。彼此这般客套一番,便进入正题。

    这一次韩彻属于正常外放,柏州又是那般荒凉偏僻的地方,族人们的意思便是,若韩彻放心的话,他们在京中的这些人可以帮忙照看柳氏和三娘四娘。

    “如此便多谢诸位叔伯了。”韩彻便冲着族人们躬身作揖道。

    “同为族人,自当彼此照应,二郎勿需如此。”

    其实早在族人们寻来之前,韩彻便已经仔细思考过这事,也询问过柳氏和三娘四娘,大娘以及齐五郎的想法。

    这次韩彻外放柏州任职刺史,顺利的话,起码也要三五几年才能回京。而三娘已经年满十五,四娘也有十三,柳氏现在就需得给二人摸寻合适的婚姻对象,自然便不好再跟随韩彻去到偏僻荒凉的柏州去。

    照顾母亲和两个妹妹,大娘自是愿意的。以齐五郎的品性,韩彻和柳氏她们也全都信得过。

    至于这些族人,韩彻没想过要把希望真放在他们身上。只不过有族人能帮着看顾一二,柳氏和三娘四娘的安稳总能增多些许。

    之前被流放时的族人们的疏远,在韩彻看来,只要没有落井下石,明哲保身不过是人之常情,倒也不必对他们要求太多。

    说起来,韩彻这次能被外放去柏州任职刺史,属于破格高升,也是因为他恰好占据了一个契机。柏州原来的刺史病重,前段时间便向朝廷呈送文书,恳请派遣新刺史过去接任,允他病辞。

    都知晓柏州那地方有多差劲,属于朝廷现在管辖的最西北地区,历来便也是朝廷实施流放发配刑罚的三大首选地之一。

    其中安南,多为官宦流放发配。

    剩下的塔州和柏州便多为需服苦役刑罚的重刑犯流放发配,比如当初的郭杨二人就是被流放发配去了塔州。

    柏州作为这么差劲的一个地方,需要接任的又是一州主官,正四品下的刺史。资质能力相差得太多的,肯定没法派过去。

    资质能力但凡过得去的,谁也不愿意去啊!

    结果这时候,韩彻被老皇帝调离回京城。

    其他党派又不愿意韩彻留在朝堂,便正好借了这个机会,把他外放得远远的。

    也正因此,接到文书的韩彻也没办法在京中多待。用几天的时间,他把该交待的都交待完后,便得收拾东西,准备带着韩老三出发柏州上任。

    想着韩彻马上便又要去柏州外放,大娘这些天便直接带着两个孩子住在了韩家这边。

    担忧韩彻在柏州会受寒受冻,大娘这日更是跟柳氏三娘四娘一道出门,买了不少的厚实衣物和皮袄回来。连带着韩老三,也给他准备了好几身。

    大娘道:“柏州那地方贫瘠缺水风沙也大,寒冬腊月吹的西北风更是刺骨的冷,二郎你们得多带些厚实的衣物和皮袄去。”

    时下棉花还未出现,要想抵御寒冷便只能另外想办法。比如在京城北地这边,天冷后便会在屋子里烧火取暖。

    像一些贵族不差钱的,还会在修建房屋的时候,把花椒混合到泥土里去涂满墙壁。中医言:花椒具有温中散寒,健胃除湿的功效。

    屋内燃烧碳火时,所散发出来的热气熏烤到墙壁,便能使得涂满在墙壁上的花椒所含的挥发油被激发出来。

    再被进入到人体之后,便能达到取暖的作用。

    所谓的椒房,最开始便是因此而来。

    至于在穿着上,寻常百姓会往里面填充柳絮或芦苇絮,不拿去常做清洗的话,保暖效果总还是有点作用。

    条件若是好些的,便用麻来填充,或者便是穿着动物的皮袄。

    比如韩家之前在安南,冬季所盖的厚被褥,还有眼前大娘和柳氏她们帮韩彻准备的厚实衣物等,里面填充的都是麻。

    “阿娘,大姐!其实也不用准备这么多的。我听闻柏州人善畜牧,当地的羊皮保暖又便宜。”韩彻笑着说道。

    “还是多带些去的好,你们两个又不懂针线,买了皮袄回来也不懂得缝制。”大娘便这般回道。

    柳氏也点头:“你大姐说的对,咱们备齐全些的好。”

    韩彻道:“衣物真不用带太多,我倒是想多带些白糖过去。”

    白糖既能作为能量的快速补充剂,等到了柏州那等十分不利于甘蔗种植的西北地区后,还能作为高价硬通货,给韩彻换取到银钱用。

    柳氏一听,便忙道:“那二郎你把家里的白糖都带去。”

    “我把家里的那些也给你拿过来。”大娘还问道:“还有茶油,二郎,你把茶油也全都带去吧。”

    “茶油不用。”韩彻道:“大姐你家里的那份白糖也不用拿回来给我,我从家中拿一些过去便足够了。”

    受目前二者产量上的很大影响,京中茶油作价目前是比白糖昂贵。但茶油的高价,并不在于它的不可取代性,而在于贵族阶级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

    白糖则不同,它是自古以来都最被人类喜爱的味道,当人身体缺乏能量时,食用少许便可快速补充体能。

    这对于韩彻即将要上任的西北地区柏州来说,白糖大概率便会比茶油更受欢迎。

    都说穷家富路,柳氏和大娘她们现在是恨不得给韩彻把所有东西都准备齐全。除了物品外,银钱也要韩彻多拿些走。

    这几年全家虽被流放安南,但县令可得三顷地的职田补充俸禄。韩彻名下的职田也跟着在种植莲藕和甘蔗等经济农作物,便也因此积攒了一笔不小的银钱。

    韩彻对此却摇头:“我去柏州任职刺史,有俸禄又有职田,银钱定不会短缺的。反倒是三娘四娘,该给她们多置备起来了。”

    古代结婚早,大环境如此,韩彻也不好硬要两个妹妹过于标新立异。

    之前因韩彻被流放发配,家中除了老宅外,其他的东西又几乎都处理完,眼下自然便都要重新开始置办。

    尤其是三娘和四娘的嫁妆,若想依照时下一般士族去置办得象样的话,家里现在就得准备起来。

    这还不是一笔小银钱,怕是家中目前所有的家产加一起,都不一定够。

    “唉……”柳氏不由得叹气道:“三娘四娘的婚事是要开始筹备,可二郎你的婚事才更着急啊!”

    柳氏原本是想着顺利回京,可以开始给三个孩子都摸寻合适的婚姻。却没曾想,这才刚回来,韩彻又得被外放。

    去的还是柏州这种西北地,京中但凡心疼女儿的,谁舍得这时候跟她家二郎结亲啊!

    “阿娘勿要担忧。”韩彻只能先笑着宽慰柳氏:“姻缘自有天定,我的或许是要来得略晚些而已。”

    “二郎说的在理。”大娘也这般说道。

    韩彻马上便要离家去柏州赴任,此时也不好再让这事惹得一家子忧心。还不如全家都放宽心,尤其是韩彻,大娘只想让他能少些牵挂烦心事出行。

    这段时日,就连三娘和四娘也变得更为沉稳懂事许多。

    临走前,韩彻与二人做一些交待时,三娘还与他说道:“二兄放心,我定会照看好阿母和四娘的。”

    韩彻听闻,有些高兴又有些心酸:“二兄对你自是放心的,只你年纪还小,凡事要懂得先顾好自身。”

    “嗯,我知晓的。”

    “若碰上什么难事,定要去寻大姐和姐夫相助。”

    “我会的。”

    “再不行,你们便先忍着。待日后阿兄回来,定给你们还回去。”

    一旁的四娘听到这,便点着脑袋,一脸认真的说道:“二兄,我定会把欺负过我们的,用纸笔都记下来。”

    “扑哧。”韩彻本来在做这些交待的时候,心里其实颇有些沉重的,结果被四娘这句拿小本本记账的话,一下子就给逗乐了。

    三娘也没忍住笑了:“你怎就知道告状!”

    四娘常被三娘管教,因此家中她最怕的就是三娘,这会便缩了一下脖子。

    “在外受了委屈,回来与自家兄长告状才是对的。我觉得四娘这么做,非常好!”韩彻便忙说道。

    这世上没人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受委屈,但受了委屈,最起码要懂得向家里人诉说。

    四娘平时瞧着软软糯糯的,但她能这么想这么做,对于做兄长的韩彻来说,他反而愿意被这般依靠。

    四娘听了,果然便又高兴起来。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韩彻还又跟三娘说道:“一时的隐忍也并非胆怯,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不用为此难过和羞愧。”

    “我知晓的,就跟咱们之前刚到安南一样。阿兄也是找准时间,一击致命。”三娘便这般说道。

    韩彻可算是能放下些心来,笑道:“没错!”

    第65章

    报案

    韩彻出发这一日,已经是农历十月二十六。

    雪下得有点大,一大家子的人还又带着两个小孩,这时候的衣物也没那么保暖,韩彻便制止家人要送他到出城门的打算:“我这是正常外放,柏州离京城也比安南离得近,待我到了地方后便马上给家里送信来。”

    “舅父,呜呜呜……”家中人本来还能控制情绪,只齐愈还小,虽还不懂什么叫外放,这会见着韩彻要走,便嚎啕大哭起来。

    他一哭,被大娘抱在怀里的闺女也瘪起嘴巴,哼哼起来。

    柳氏她们几个也不由得红了眼眶。

    “阿愈不哭,舅父等去了柏州后,给你寄好吃的好玩的回来。”韩彻只得把齐愈抱起来,轻哄着他。

    齐愈:“真的?”

    韩彻笑:“真的。”

    还不知事的小孩,情绪来得快,去的也快。

    齐愈被韩彻这么一哄后,果然便不哭了。

    韩彻把他送到齐五郎的怀里,这才与韩老三一道上了马车。

    像这次属于正常外放,家中便给韩彻在京中请了四个专业的陪护汉子。这辆双马四轮车,便是一起租佃过来。像这样的马车能拉动的重物多,速度也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