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君为依(重生)在线阅读 - 第65节

第65节

    小婵不停地抽泣着:“姑娘,奴婢真的什么都没做,只是帮她把天目松看住啊姑娘!”

    “若只是看住天目松,你又怎么知道土里埋着方海?”左光路问道。

    “是,是前两日,奴婢见姑娘身子虚,从前练枪整一个时辰也不觉得累,可如今不过一刻钟,就气喘得不行。大家都以为,姑娘多半是风寒没好全,可自打见了那妈妈,奴婢就知道,天目松一定有问题,就悄悄把土拨开看了看,这才发现方海的。”

    左光路惊讶:“你认得方海?”

    小婵低了头:“奴婢老娘用的药里,就有这个。”

    “啪!”左光路气得一拍桌案。“你既认得,知道这是害了姑娘的毒物,为何不说!”

    小婵登时哭了:“大将军,奴婢心里怕呀!这天目松是梁王爷送的,王爷在京中有贤善的名声,奴婢怕说了出来,大将军和姑娘只会觉得是奴婢要害姑娘!”

    屋内几人心中暗惊,原来就连这小侍女也怀疑到了梁王头上。

    这件事扯上梁王,的确就大了。

    左光路沉思许久,缓缓道:“今日你说的这些话,要是被老夫查出有半句虚言,你这条命也别想再有。”

    “奴婢说的句句属实!”小婵慌忙开口。

    左思音道:“祖父,小婵服侍我一场,她为人如何,我心里多少有数。她母亲病得厉害,这才做出糊涂事。再有一个,这件事要怎么收场,我们得细细商议了才好,万一将来有用得上她的时候,也好叫她戴罪立功。”

    “是是!姑娘,奴婢真的是一时糊涂,以后再不敢了!”小婵喊道。

    左光路虽说心里气得不行,可也明白孙女的话颇有道理,只得点头:“罢了,随你发落去。小婵,若姑娘因为天目松中毒的事,被外头人知道,那就是你说的,你可记住了?”

    小婵拼命点头:“大将军放心,奴婢一个字都不会说出去!”

    左思音冲贴身的侍女点了点头:“铃铛,你把小婵带出去,告诉府里下人,就说她打碎了我的茶盏,被我训斥了一顿,以后再不要她在府里服侍,只能在庄子上做粗活。明日,你就把她送到庄子上去,这辈子都不能离开,再找个好点的大夫,给她母亲治病,药钱我来出。”

    小婵泣不成声:“姑娘……奴婢做了对不起姑娘的事,姑娘还如此待奴婢,出钱给奴婢老娘治病……奴婢真是该死啊!姑娘大恩,奴婢这辈子,下辈子也要做牛做马,报答姑娘!”

    左思音摆了摆手,让铃铛把人带出去。

    说了许久的话,她的身子有些虚乏,扶着软榻缓缓坐下,心里不住地后怕。

    若不是今日方如逸登门拜访,只怕她将来丧了命,也不知凶手是谁!

    她的目光落在左光路手中的方海上,疑惑道:“祖父,刚才听你们说,这方海是从天目松里挖出来的,莫不是要害我之人是梁王,而不是何龄?可我们左家与他并无旧怨,我马上又要嫁他,他为何如此?”

    左光路叹了口气:“这件事,我们心里也没个定论。方姑娘推测说,天目松里的方海多半是何龄放的,梁王并不知晓。可是……”

    “可是什么?”左思音大为着急。“祖父万不可有什么顾虑,如今我也大了,有什么事,还请祖父别再瞒着我。”

    左光路看了方如逸一眼,迟疑许久,还是开口道:“方姑娘说,梁王要反。”

    “什么!”

    左思音惊得站起身,眼前却猛地黑了一下,方如逸快步过去,扶她坐下,柔声道:“左姐姐莫要动气,这件事也不怪你们不信。梁王素来端着一个闲散的名头,可他暗地里在做什么,京中能有几人知晓?

    左姐姐细想,若不是两年前,众人在王家撞破何龄要害我一事,只怕谁也不知何龄心悦梁王,两家竟有生意往来。梁王想做什么生意,明明可以大大方方的,何必藏着掖着,不让人发现?”

    左思音眉头紧蹙:“你说的不错,若是寻常生意,必定不怕人知。可若是见不得光的,自然要万分小心。可是,这也不能说明,梁王有谋反之心。”

    “去岁含羞自尽的曾得功,还有前段时日因舞弊被下了刑部大狱的张焦,都是梁王的人。若姐姐和大将军不信,我有一人证,可以暗中请来,让他把梁王的狼子野心,细细说给你们听。”

    左光路忙问:“是谁?”

    “此人名唤徐瑞,如今做了江首辅的幕僚,对曾得功和张焦的种种,一清二楚。”方如逸顿了顿,又道:“张焦不通兵策的事,还是他帮着抖落出来的。”

    左思音忽然想起什么:“祖父,这位徐瑞,是不是工部给事中徐复,徐先生的独子?”

    左光路神色恍然:“对对对,就是他的儿子,许久没见他,差点都忘了。”

    “大将军认识徐先生?”方如逸忙问道。

    左思音淡然一笑:“何止是认识,五年前我爹爹派人从玄海滨递送军报,谁知,信使在半道上被一伙东瀛人杀害。东瀛人假扮信使进了京,在南城门下撞见从郊外游赏归来的徐先生,他认出那信使是东瀛人假扮,非要把人和军报一同拦下,差点被守城的兵士抓起来。

    幸亏兵士飞快报与祖父知道,祖父赶来查明了真相,兵士这才给徐先生赔了罪。可这位徐先生却是个怪人,祖父问他要何封赏,他理也不理,径自家去了。之后我们又带着重礼登门拜谢,他不见也不收,只有一个儿子出来回话,我们只能作罢。”

    方如逸笑道:“徐叔叔的确有些怪脾气,不过说到底,都是他不愿意攀附权贵罢了。虽说与我爹爹交好,但那也是他们两人相识于微末,鱼书雁帛几十年的交情。”

    左光路沉思许久,眉眼间的疑惑散去泰半:“既然你说的证人是徐复的儿子,梁王要反的事,想来是可信的。要是我们左家真与梁王结了亲,只怕将来要出大事。”

    方如逸点头道:“大将军所言极是,我会想法子让徐瑞暗中与你们见上一面,可结亲的事,大将军还是得尽快拿个主意出来才好。”

    左光路轻叹一声,左思音却道:“祖父,我本就不想嫁给梁王,既然何龄对我下手,不如借机传出我病重的消息,一来可以试探试探梁王。

    我猜,他想同左家结亲,多半是为了我们手里的兵权。若是他一听我病重难愈,便就此断亲,又去寻别家武将,不正坐实了他的心思么?

    二来,虽说我们知晓梁王有反心,可手中证据一应全无,要是眼下就闹到御前去,恐怕圣上也不会信我们。

    为今之计,只有暂且保全自身,守住我们左家的兵权,不被梁王利用,再暗暗查实他的谋反之举,将来才能一击即中。”

    --------------------

    第79章 病重

    =====================

    左光路缓缓点头:“音儿,你的主意拿得定,老夫也放心,就按你说的办。”

    方如逸道:“二位有了决断,自然再好不过,可我担心梁王不会轻易相信你们的话,多半会派得力之人前来探看。这段时日,府中上下都得嘴严些才好,万不能又闹出小婵的事来。”

    “妹妹说得不错。”左思音沉声道。“在自家住着,居然还会出这样的岔子,真是叫我心惊。小婵去了庄子上,何龄那边多半会再寻一人探听消息。

    她想知道的,无非是我的身子是否日渐衰败,我放出消息去,让满京的人都知我时日无多,她心里得了意,想必也不会再伸手过来。”

    方如逸思忖片刻:“姐姐说得没错,何龄其实不难对付,梁王才是最麻烦的。左姐姐,只怕这段时日,会有不少医家入府诊脉,其中定有梁王的人,若是被他察觉就不好了。不如让照儿给你调个方子,就同傅世子一般,叫人切不出真实的脉象才好。”

    左思音颔首:“我也正有此意,既然要做戏,必得做全了才好。”

    余照想了想,道:“瞧不出真实脉象的方子并不难调,难的是,这件事得小心遮掩才好。大将军,左姑娘,若你们信得过奴婢,这药就在方家调配,大将军这边派个心腹之人过来取,如此可行?”

    左光路应了一声:“就这么办罢,等音儿的消息一放出去,只怕老夫这里会住着不少医家圣手,在此处配药,太过冒险。”

    方如逸郑重道:“大将军信任我们主仆,真是再好不过。今日天色尚早,正是请御医诊治,大张旗鼓放出消息的好时候。大将军,左姐姐,我们不便久留,便先告辞了,今晚入夜后,还请二位定要派心腹过来取药。”

    左光路和左思音点头答应,念着左思音得做出病重的模样,便只命下人将方如逸和余照送出门。

    两人一走,左光路就一叠声地要人去太医院,请御医过来。

    余照离开的时候,特意没给左思音医治,她的脉象仍是虚弱,御医过来一切,便皱眉直道“气血亏损”,好在尚能医治。

    可只过了一夜,左思音的病情却急转直下,太医院的人来了一拨,又走了一拨,个个摇头叹气,搜肠刮肚了好些宽慰的话,说给左光路听。

    左光路气得把他们全都赶走,满京都地寻访医家圣手,一心要把孙女的病治好。

    消息一传出来,京中人口中怜惜的自然不少,但那些爱慕梁王的女子,嘴上跟着叹气,心底却暗暗欢喜。

    这左思音,果然没有嫁王爷的命!

    京中的消息走得飞快,不过半日,元轼便在府上听说左思音病重,药石无医。

    曾得功和张焦接连跌出朝局,得力之人一时难寻,他心里本就焦急着,眼看和左家的亲事就要成了,如今却又忽然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他有些坐不住,立在窗前眉头紧皱。

    左思音从小练枪,身子不说极好,多少也比一般女子强健许多,怎会得上气血亏损之症?

    他思来想去,觉得这件事实在怪异,立即唤来小厮,命他去请常给自己请平安脉的张太医过府询问。

    张太医到了府上,一听元轼相问左思音的病情,没等开口说上两句,先叹起气来:

    “王爷有所不知,左姑娘的身子骨本是好的,可这血亏之症乃是女子的大敌,轻则少眠落发,重则眩晕无力,连子嗣也不会有。

    幸亏左姑娘还算有些底子,眼下尚且能拖上一阵子,要是能从民间寻得什么偏方奇药,说不定能有回转的路子。”

    元轼面带忧色:“张太医的意思是,若照太医院这么治下去,没有偏方相助,左姑娘多半是没救了?”

    张太医慌忙摆手:“老朽知道王爷着急,不过左姑娘底子尚在,说不定慢慢调养,这个,这个或许有……或许能恢复些……”

    他吞吞吐吐了一阵,元轼看在眼中,心里明白透彻。

    左思音多半是没用了。

    若是她的身子还能支撑得住,养个孩子出来,就算她将来死了,自己也能凭着这个孩子捏住左家。

    可听张太医的意思,左思音竟连子嗣也没法要了,这样的梁王妃,娶来何用。

    元轼目光一沉,命人送张太医离开,心里不住地盘算着,要如何才能让左家主动提起退亲之事。

    他走到桌案前,提笔写下一封问安笺,字句同从前无甚两样,只是这一回在关切病情的话里,添上了两句。

    问安笺送到左家,左光路避开下人,把信笺拿给左思音瞧。

    读到“盼早日痊愈,入我王府之门,绵延子嗣”的字句,祖孙俩大为愤怒。

    左思音目光似冰:“我们昨日才放出染病的消息去,今日的药石无医也才传了不过半日,这梁王竟急哄哄地送了这样的信来,生怕我们左家不愿断了与他的这门亲!”

    左光路气得把笺纸揉作一团,狠狠扔在地上:“没想到梁王是这样的人!亏得老夫从前还敬他是个正人君子!”

    “祖父,既然他都这么说了,不如我们顺水推舟,把这门亲事作罢了吧。”

    左光路冷哼一声:“亲事自然要作罢,可老夫非要让他急上一急,说不定能露出什么马脚来。”

    左思音不解:“祖父一向直来直往,这回怎么拿捏起人了?”

    “梁王实在欺人太甚!”左光路在房中走来走去,怒目直视。“他想退亲为何不明说,非要做出这等阴暗小人的行径,难道以为我们看不懂么!”

    “梁王心思重,从前我们不知,经此一回,也算对他认识明白。”左思音只觉得后背隐隐发寒。“祖父,这件事若不是方妹妹一心相助,只怕我们还蒙在鼓里。对了,徐瑞先生何时登门,方妹妹那边可有信来?”

    左光路摇头:“还没有,听说方家的少将军明日就要进京,漠北的事要奏报,江首辅那边在安排送往漠北的军需,连带着徐瑞也是忙,想来得再等上些时日。”

    左思音了然道:“祖父,我们倒不急着见徐先生,暂且放一放也无妨。不过,若确如方妹妹所说,梁王心思重,只怕会想方设法,派人探进我们的宅子里来。”

    “要不我们加派些人手?”

    左思音却道:“若是把宅子看得紧了,梁王必会多心,觉得我们有什么秘密,不想让别人知道。依我看,一动不如一静,我们什么都别做,在与梁王断亲前,我日夜都在床上躺着,以防有人来探。”

    左光路叹了口气,一拍桌几:“没想到老夫纵横疆场一辈子,到头来竟被一个阴暗小人给拿捏住了!还让音儿你如此遭罪!你本就是个活泼爱动的孩子,日夜躺在床榻上,怎生熬得住啊!”

    “祖父,这算什么?”左思音认真道。“梁王谋逆是动摇国本的大事,我不过是在床上躺着,做做样子罢了。若真能因此查出谋逆的实证来,岂不是护住了国朝根基?”

    左光路眼底略过赞许之色:“不错,为人臣子,当百计守国。你爹爹在玄海滨抵挡东瀛人,为国朝出生入死,总不能让他后方失陷,遭梁王这个自家人背刺。”

    祖孙俩说了一会话,眼看夜色将起,左思音怕元轼派人暗探,赶紧吃了余照给的药,在床榻上躺好。

    入夜深浓,三更的梆子敲了又敲,一个黑影从左家大宅跃出,直奔到梁王府内才缓了缓步子。

    黑影进了书房,就着屋子里的昏灯,对元轼一拜:“王爷,属下亲眼所见,左姑娘的确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