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重南在线阅读 - 第104章

第104章

    武成帝照例提了几句去年的行政情况,接着再说些勉励官员们的话,便让大家开始动筷。

    太后和皇后则坐在另一边,因着崔皇后想给太子物色新妇的缘故, 太子也坐在这一边。

    实际上慕昉南这一辈的世家子弟成婚的并不多, 除开崔大公子和前些日子刚和许贞怡成亲的卫小侯爷, 也就还有慕昉南定下婚事了。

    崔皇后瞧上了中书令家的女儿, 特意将太子安排得和她近了些,明眼人也都能看得出来。

    太子是得了母亲的授意, 叫他要多跟那女娘接触接触, 但他一扭头向右边视线就会不自觉地落在许卿南身上。

    确实, 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许卿南出现, 那她的脸一定就是最引人注意的。

    许卿南并不知道太子正因为她而食难下咽, 毕竟她眼前可是一堆来自家乡的食物。

    慕昉南扫了一眼她桌上的餐食,“卿南,你的菜怎么跟我的不一样?”

    “这是幽州的特色菜,世子要尝尝吗?”许卿南说完发现对方正紧紧地盯着她,似乎是希望她做些什么。

    这种场合许卿南可不会惯着他:“世子想吃就自己夹吧。”

    慕昉南也只敢假装努嘴, 见许卿南不理他了自顾自吃起来,他就不敢再演了。

    幽州的菜式和天启的最大差别就是烹饪方式和材料, 天启多是油炸,也爱吃海鲜和生鱼。幽州则是多大炒和水煮的菜品,而且多食牛羊肉。

    许卿南喝了一口牛骨汤,又夹了两片羊羔肉,心里十分满足。

    “你在北境都吃这些?”

    许卿南点点头,慕昉南心说她这么爱吃肉身材却还如此之瘦,也算是少见了。

    似乎是看出来慕昉南的惊讶,许卿南不大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我也不知道,就是不太容易长肉。”

    “那就再多吃一点吧。”慕昉南眯着眼笑,颇有几分鼓励孩子的模样。

    孩子?

    许卿南无端想起太后说的希望他们早日要个孩子。不过她真的不敢相信慕昉南真的带孩子会是什么样子……

    大概率会出事的,还是算了。

    一场宫宴吃下来到现在居然什么幺蛾子都没发生……许卿南瞄了一眼周围,看来这次东宫办的还不错。

    有宴席就必定会有歌舞,东宫准备的歌舞也算不错,此时姜贵妃那边也派人献上了一支舞,这些舞女自然也是姜家物色来的,其中一个细腰盈盈、面容俏丽的舞女一下就吸引了武成帝的视线。

    姜贵妃和武成帝对视一眼,自然心领神会。

    崔皇后面色显然有些不大好,眼神也微微埋怨似的看向那笑得开怀的男人,心中的怨气几乎抑制不住。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舞女的脸像极了那长宁公主……

    “皇后。”太后面上笑得温和,“小不忍则乱大谋,别忘了自己的身份。”

    太后虽不喜崔家,但崔皇后与她相伴多年,太子也是皇后所出,无论如何太后也是要向着她多一点的。

    只不过崔皇后的确是胸无点墨,蠢笨至极。明明是正宫却总计较着争宠,患得患失优柔寡断……

    太后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崔皇后如此这般,看来她还是得考虑将心思移到更合适的人选身上了。

    她虽然不喜欢太精明的人,但也绝对不想跟一个蠢货同路。

    这么想着,她的目光再次落回了许卿南身上。

    这个镇北侯家的女娘,说不定还真能镇得住慕昉南那混小子。

    **

    菜量不多,其实各家也只是来走个过场,象征性地吃两口也算了。

    吃完晚膳,按宫里惯例大家是要一起放孔明灯的,众人也就在御花园里逛了起来。

    慕昉南本想陪着许卿南,但却意外被武成帝叫走了,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看着许卿南和许珍宁一块儿去写孔明灯了。

    一转身,他又恢复了那冷漠严峻的神色,快步走向偏殿。

    园子里各家少男少女聚在一起讨论着该写什么,许卿南她们在不远处见到了许贞怡。

    “阿姊!”许珍宁冲过去抱住自家姐姐,许贞怡嘴上数落她毛躁,手却还是回搂住了妹妹。

    许贞怡松开怀抱,又轻轻抱了抱许卿南:“感觉好久没见了。”

    许卿南轻拢了一下手臂,忍笑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们已经几年没见过了。”

    “哈哈哈哈哈。”许贞怡笑得开怀,三人一同去拿了孔明灯。

    提起笔,许卿南却一时不知道改写什么。

    一旁的许贞怡最先动笔,她希望全家幸福安康,新的一年生活美满。

    许珍宁略微思考后认真地在孔明灯上写下了自己想和真爱之人携手到白头,前提是自由自在。

    “卿南阿姊,你写了什么?”

    许珍宁写完了就忍不住往许卿南那边瞟,但许卿南似乎还是没想好。

    如果愿望就是心中所愿所想,那她希望一切真相水落石出。

    许珍宁没看见内容,但瞥见了长短:“卿南阿姊,你的愿望就这么短啊。”

    “是吗?”

    许卿南似乎也觉得是还有什么东西忘了添上去一样,她细想了一会儿最终在最后又加了一句。